典型文献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骨质硬化的影像学观察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硬化的不同影像表现,探讨髁突硬化影像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经锥形束CT影像检查发现髁突硬化并进行螺旋CT、MRI和核素骨显像的患者5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35例,年龄(42.7±14.5)岁(16~65岁)。分析髁突硬化在锥形束CT、螺旋CT、MRI影像及核素骨显像特点,关节盘移位及骨代谢异常情况,并根据锥形束CT的影像对髁突硬化面积进行分级。结果:50例患者中有38例单侧髁突硬化,12例双侧髁突硬化,共66处。螺旋CT的检出率[95.5%(63/66)]与锥形束CT[100.0%(66/6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36,
P=0.244),髁突硬化区域面积为(35.5±4.5)mm
2(1~100 mm
2);螺旋CT对4 mm
2以下的髁突硬化图像显示比锥形束CT更清楚。髁突硬化在冠状位主要位于中上区域[68.2%(45/66)],矢状位主要位于前上区域[71.2%(47/66)]。MRI检出57处(57/66,86.3%),其中检出4 mm
2以下的髁突硬化4处(4/19),硬化侧与无硬化侧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移位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
P=0.006)。髁突硬化在MRI上多表现为低信号(56/62),其次为高信号(5/62)和中信号(1/62)。核素骨显像显示38例单侧髁突硬化中4例双侧骨代谢对称,34例骨代谢异常。
结论:通过不同影像学分析,就髁突硬化而言,螺旋CT比锥形束CT更精准,且两者的检出率高于MRI;髁突硬化在MRI上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信号;髁突硬化侧多表现为骨代谢异常。
文献关键词:
下颌骨髁状突;髁突硬化;磁共振成像;颞下颌关节盘;核素骨显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母晓丹;刘华蔚;李永锋;相磊;程诺;胡敏
作者机构:
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北京100853;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北京10085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母晓丹;刘华蔚;李永锋;相磊;程诺;胡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髁突骨质硬化的影像学观察与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12):1230-1236
A类:
髁突硬化,下颌骨髁状突
B类: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骨质,观察与分析,影像表现,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锥形束,影像检查,核素骨显像,中男,关节盘移位,骨代谢异常,异常情况,硬化面,区域面积,mm
,上区,矢状位,低信号,中信,影像学分析,磁共振成像,颞下颌关节盘
AB值:
0.1233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