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口腔菌群的动态变化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阐明牙周基础治疗对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牙周炎患者口腔微生态菌群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的14例单纯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组)患者和14例伴T2DM的CP(CP-T2DM组)患者,采集所有患者基线、牙周基础治疗后1.5和3个月的唾液、舌背及4个象限第一磨牙近中颊侧的龈下菌斑样本,利用16S rRNA(V3-V4区)基因测序方法检测样本内微生物。对测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两组患者的微生物分布和群落结构信息。牙周基础治疗前后均由同一名牙周主治医师根据牙周检测指标对患者牙周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血液,并对其相关代谢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CP-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7.46±1.69)%]与基线[(7.65±1.3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2, P=0.610),治疗后3个月CP组及CP-T2DM组探诊深度[CP组:(2.94±0.46)mm,CP-T2DM组:(2.95±0.35)mm]及出血指数(CP组:1.91±0.42,CP-T2DM组:1.67±0.49)均较基线时的探诊深度[CP组:(3.99±0.77)mm,CP-T2DM组:(3.80±0.76)mm]( F=25.61, P<0.001; F=17.63, P<0.001)和出血指数(CP组:3.03±0.52,CP-T2DM组:2.54±0.65)( F=28.43, P<0.001; F=20.21, P<0.001)显著下降。菌群分析显示,基础治疗前后CP及CP-T2DM组内相同位点α及β多样性指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CP及CP-T2DM组各位点微生物组成相似,但各位点菌群丰度发生改变,治疗后CP及CP-T2DM组唾液和舌背样本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各自组内龈下菌斑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CP组龈下菌斑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随牙周基础治疗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在CP-T2DM组龈下菌斑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随牙周基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P及CP-T2DM组基线龈下菌斑中互养菌门、脱硫代硫酸盐弧菌科、甲烷短杆菌属、TG5菌属较基础治疗后3个月均呈现为特征优势菌( P<0.05),此外螺旋体在CP-T2DM组基线呈现显著优势,CP-T2DM组治疗后1.5个月根瘤菌目、产碱杆菌科、丛毛单胞菌科、代尔夫特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等在龈下菌斑中呈现显著差异优势( P<0.05),治疗后3个月时厚壁菌门、梭菌纲/目、肠球菌科、瘤胃球菌科等呈现显著差异优势( P<0.05)。 结论:除龈下菌斑外,唾液和舌背菌斑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周基础治疗对口腔菌群微生物动态变化的影响;CP及CP-T2DM组患者在微生物组成及对治疗的反应上均存在差异。
文献关键词:
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糖尿病,2型;RNA,核糖体,16S;牙菌斑;口腔微生物
作者姓名:
宋文静;康文燕;刘晓明;孙磊;冯强;葛少华
作者机构: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齐鲁医院内分泌科,济南250012;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微生物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口腔生物材料与组织再生工程实验室,济南250012
引用格式:
[1]宋文静;康文燕;刘晓明;孙磊;冯强;葛少华-.伴2型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口腔菌群的动态变化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06):585-594
A类:
B类:
糖尿病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口腔菌群,变化研究,type,diabetes,mellitus,T2DM,口腔微生态,山东大学,齐鲁,口腔医学,口腔医院,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唾液,象限,磨牙,龈下菌斑,16S,rRNA,V3,V4,基因测序,检测样本,序数,微生物分布,群落结构,结构信息,主治医师,检测指标,牙周状况,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群分析,多样性指数,各位,微生物组成,菌群丰度,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治疗时间,先上,养菌,脱硫,硫代硫酸盐,弧菌,短杆菌属,TG5,月均,优势菌,螺旋体,显著优势,根瘤菌,丛毛,单胞菌,代尔夫,夫特,差异优势,厚壁菌门,梭菌,肠球菌,瘤胃,对口,核糖体,牙菌斑,口腔微生物
AB值:
0.285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