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滇中城市群不透水表面时空变化与反常气候现象研究
文献摘要: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学科前沿也是热点和难点,其中城市不透水表面(IS)的热岛、雨岛等气候现象是研究重点,但有关其他气候要素的研究尚有待开展.本文以全球30 m IS数据集(GAIA)和中国区0.1.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为数据源,通过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法和贝叶斯模型等方法,对滇中高原湖滨城市群在1985-2018年间IS的时空变化特征、气象要素变化与IS的关系,以及反常气候现象进行了刻画.结果表明,相较1985年滇中城市群的IS面积增加了 227.56%,2007-2018年增长速度达到最快(89.85 km2/a),主要在S、NE、SE、W 4个方向扩张;34 a滇中城市群气候整体经历冷湿(1985-1995年)、暖湿(1996-2006年)、暖干(2007-2018年)3个快速转化阶段;IS具有显著的"热岛现象(气温+0.63℃,长波+4.49 Wm2)""雨岛现象(降水+38.27 mm)""湿岛现象(比湿+0.51 g/kg)""风速低岛现象(风速-0.025 m/s)"和"气压高岛现象(气压+602.64 Pa)";滇中城市群的长波辐射主要分布在313~329 W m2、比湿 8.9~9.9 g/kg、气压 76235~79946 Pa、短波 186~194 W m2、降水 840~876 mm 和876~998 mm、风速2.08~2.38m/s、气温13.85~15.85℃区间内,且显著受IS分布影响.IS对气压和湿度的影响具有"气压反温度现象"和"湿度反常现象",这可能与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海拔和大型湖泊(湖陆风)影响有关.
文献关键词:
滇中城市群;气候影响;不透水表面;反温度现象;湿岛现象;副热带高压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志林;丁银平;角媛梅;王金亮;刘澄静;徐秋娥
作者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昆明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志林;丁银平;角媛梅;王金亮;刘澄静;徐秋娥-.滇中城市群不透水表面时空变化与反常气候现象研究)[J].地理学报,2022(07):1775-1793
A类:
Wm2,湿岛现象,+602,反温度现象
B类:
滇中城市群,不透水表面,现象研究,人类活动,全球气候变化,学科前沿,IS,热岛,气候要素,尚有,GAIA,中国区,地面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数据,集为,数据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检验法,贝叶斯模型,滇中高原,湖滨,时空变化特征,气象要素变化,增长速度,km2,NE,SE,冷湿,暖湿,快速转化,+0,长波,+4,+38,比湿,高岛,Pa,短波,38m,压反,反常现象,副热带高压带,大型湖泊,湖陆风,气候影响
AB值:
0.3408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