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情景粮食安全底线约束下的中国耕地保护弹性空间
文献摘要:
科学解析中国耕地数量保多少与如何保等问题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多情景粮食安全底线约束,本文试图利用耕地保有量、人口预测、粮食需求估算、单产提升潜力衰减等模型方法,依据产能特征—健康状态—耕作条件—利用水平的多维度耕地保护紧迫性评估框架,通过耦合时间序列的数量边界控制与空间尺度的区域规则约束刻画出中国的耕地保护弹性空间.在满足个人基本营养安全与作物单产条件干扰变量恒定的假设前提下,研究发现:①中国多情景耕地保有量在2020-2100年间呈下降态势,现有耕地数量足以维持长期的粮食安全,但短期内则仅勉强达到理论粮食安全的临界区间1.40×108~1.59×108 hm2.②不同维度耕地保护紧迫性在九大农业区划内呈现差异化分布特征,自然条件优越且适宜耕作的黄淮海平原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综合紧迫性高值地块集聚区域.③可持续情景与区域冲突情景分别代表粮食安全底线约束下的最小与最大耕地保有量情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应保证短期(2035年内)可休耕量不高于9.29%.④基于时空耦合划定的耕地保护弹性空间可分为优先保护、严格管控、休养生息、战略储备、整治修复和特殊保护6类,不同空间的耕地保护弹性强度、目标与任务各有侧重.整体而言,耕地保护弹性空间的划定思路有助于农业结构调整、休耕政策完善等耕地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对中国耕地保护制度转型具有借鉴价值.
文献关键词:
粮食安全;多情景复合;中国耕地保护;弹性空间;时空耦合
作者姓名:
梁鑫源;金晓斌;孙瑞;韩博;任婕;周寅康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自然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南京大学自然资源研究院,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鑫源;金晓斌;孙瑞;韩博;任婕;周寅康-.多情景粮食安全底线约束下的中国耕地保护弹性空间)[J].地理学报,2022(03):697-713
A类:
多情景复合
B类:
安全底线,底线约束,中国耕地保护,弹性空间,耕地数量,国家粮食安全,资源环境,环境可持续发展,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图利,保有量,人口预测,粮食需求,单产,提升潜力,模型方法,产能特征,健康状态,耕作,利用水平,紧迫性,评估框架,边界控制,空间尺度,区域规则,规则约束,刻画出,营养安全,干扰变量,内则,勉强,临界区间,hm2,不同维度,农业区划,自然条件,黄淮海平原,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块,集聚区域,国际形势,休耕,时空耦合,划定,优先保护,休养生息,战略储备,整治修复,特殊保护,整体而言,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完善,空间规划体系,保护制度,制度转型,借鉴价值
AB值:
0.3615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