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多维邻近性、贸易壁垒与中国—世界市场的产业联系动态演化
文献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中国嵌入世界生产网络的既有模式遭遇内部红利消失与外部贸易摩擦的双重困境,探讨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间的产业联系特征及其动态演化机制,对寻找中国产业对外联系的破局方向至关重要.基于1995-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库,从国家尺度刻画世界产业相互依赖网络,并着重关注中国在这一格局中的角色与地位演变.研究发现:①1995-2014年中国从世界生产联系网络的边缘国家演变成为沟通东亚、东南亚地区与其他新兴市场的桥梁,并从美欧主干联系的"局外人"升级成为链接欧美产业网络的重要枢纽.而2015-2019年中国对外产业联系拓展逐渐进入曲折发展的瓶颈期.②从供给角度看,中国基础资源行业和制造业正不断嵌入世界生产网络的供给侧.相比之下,中国大部分服务业对世界产业网络的供给能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③从需求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与基础设施建设大国,在制造业与基建方面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然而中国的交通、物流、金融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国际影响力在2005年后逐步下降.④中国产业获取本地附加值总体持续增长,但附加值捕获的效率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多维邻近性、贸易保护对中国—世界产业联系的作用,发现:中国对外产业联系的演化受地理、认知、社会与制度4个维度的邻近性影响并形成路径依赖.其中地理与认知邻近性的影响最为广泛,而社会与制度邻近性仅对产业联系形式更加复杂的中间生产联系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最终需求联系有促进作用,技术贸易壁垒与反倾销调查会削弱中国对外产业联系;卫生安全检疫措施对最终市场需求联系有显著削弱作用,而对中间产品生产联系的作用并不显著.综上所述,生产型服务业与总体附加值获取效率是中国对外产业联系拓展的潜力方向,而内销—出口平衡与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策略是中国对外产业联系拓展的合理举措.
文献关键词:
多维邻近性;贸易壁垒;附加值;产业联系;中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灿飞;余昌达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灿飞;余昌达-.多维邻近性、贸易壁垒与中国—世界市场的产业联系动态演化)[J].地理学报,2022(02):275-294
A类:
B类:
多维邻近性,世界市场,产业联系,动态演化,入世,生产网络,贸易摩擦,双重困境,演化机制,外联,破局,局方,世界投入产出表,国家尺度,相互依赖,依赖网络,一格,地位演变,演变成,东亚,东南亚地区,新兴市场,美欧,局外人,升级成,产业网络,瓶颈期,基础资源,相比之下,供给能力,平均水平,中国作为,世界性,生产型,国际影响力,贸易保护,形成路径,路径依赖,制度邻近性,最终需求,技术贸易壁垒,反倾销调查,调查会,卫生安全,检疫措施,削弱作用,中间产品,产品生产,综上所述,潜力方向,内销,产业发展策略
AB值:
0.3418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