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川西高寒山地土壤有机碳与铁、铝矿物复合体分布特征
文献摘要:
为了量化川西高寒山地土壤与铁、铝矿物相关的有机碳含量以及探讨川西高寒山地土壤铁、铝矿物对有机碳稳定性和累积方式的影响,采用选择性提取法研究了川西高寒山地的山地灰化土(MP)和高山草甸土(AM)中土壤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DH)提取、短程有序(HH)提取、矿物复合体以及有机—金属配合物(PP)提取中的有机碳和铁、铝的分布.结果 表明,MP中DH,HH和PP提取的碳含量分别为(10.91±6.23) g/kg、(5.92±1.66) g/kg和(8.76±42.29) g/kg,分别占有机碳的20.92%,12.07%和19.93%;而AM中DH、HH和PP提取的碳含量分别为(9.05±1.33) g/kg、(5.52±41.02) g/kg和(9.12±43.21) g/kg,分别占有机碳的21.04%、12.47%和19.34%.3种提取剂提取的碳含量以及其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在MP和AW的A层土壤中均表现为PP> DH>HH,而在B层土壤中则表现为DH> PP≈HH.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深层土壤中次级矿物和晶体矿物丰度的显著增加,导致有机碳与铁、铝矿物复合体由有机一金属配合物主导转变为有机碳与晶质金属氧化物形成的复合体主导.PP提取的碳和其所占有机碳的百分比表现为A层高于B层,而DH和HH提取的碳含量和其所占有机碳的百分比大体表现为A层低于B层.由于MP特殊的土壤性质,这种差异在MP中更为明显.3种提取剂提取的金属(Al+Fe)含量在两种土壤中均表现为DH> HH> PP.而其提取的碳与金属的摩尔比表现为DH< HH< PP,说明随着铁、铝矿物的结晶度增加,其与有机质的作用从共沉淀、络合而向吸附作用转变.DH,HH和PP提取的碳与SOC的相关分析表明,MP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受晶质铁、铝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而驱动;AM中土壤有机碳的累积在一定程度上受短程有序矿物与有机质的相互作用以及有机一金属配合物的驱动.本文研究表明,土壤中的铁、铝矿物与有机碳形成的复合体在一定程度上驱动着川西高寒山地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不同土壤类型中,与矿物相关的有机碳的分布不同,其有机碳的积累方式也不同.
文献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山地灰化土;高山草甸土;有机矿物复合体;金属矿物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车明轩;吴强;方浩;康成芳;吕宸;许蔓菁;宫渊波
作者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611130;泸州市水务局水利管理站,泸州646000;剑阁县水利水电事务中心,广元628300;甘肃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兰州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车明轩;吴强;方浩;康成芳;吕宸;许蔓菁;宫渊波-.川西高寒山地土壤有机碳与铁、铝矿物复合体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22(01):93-105
A类:
山地灰化土,灰化土,有机矿物复合体,金属矿物相
B类:
川西,高寒山地,山地土壤,铝矿,有机碳含量,选择性提取,提取法,MP,高山草甸土,AM,中土,金属氧化物,DH,短程有序,HH,金属配合物,PP,提取剂,AW,土壤深度,深层土壤,次级,层高,土壤性质,种差,异在,Al+Fe,摩尔比,结晶度,有机质,共沉淀,络合,吸附作用,SOC,不同土壤,土壤类型,土壤有机碳稳定性
AB值:
0.17003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