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热轧硅钢表层动态再结晶区形成规律及剪切织构特征
            文献摘要:
                    将具有柱状晶组织的Fe-2.5Si-0.8Al硅钢铸坯进行了多道次热轧,利用EBSD技术研究表层动态再结晶区的形成规律及剪切织构特征,并确定细晶区内不同剪切取向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88%压下量下热轧板次表层形成了明显的水平带状动态再结晶细晶区,动态再结晶区被多种剪切取向形变晶粒包围.热轧时,次表层受到较大的剪切力使铜型织构更易出现,造成动态再结晶区内再结晶及附近形变的铜型织构组分均多于黄铜型和Goss剪切织构组分.过大的剪切作用不利于Goss织构的形成和保持,导致动态再结晶区内Goss织构组分的比例很少.黄铜型织构出现在动态再结晶区内及附近的比例相差不大,说明黄铜型织构的形成位置不受限制.在此基础上,将实验室热轧板与98.9%压下量的工业热轧板表层剪切织构进行对比,工业热轧板次表层至接近中心层(次表层与中心层之间位置)Goss织构组分最多.
                文献关键词:
                    硅钢;柱状晶;剪切织构;动态再结晶;热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姜伟宁;武晓龙;杨平;顾新福;解清阁
                    
                作者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伟宁;武晓龙;杨平;顾新福;解清阁-.热轧硅钢表层动态再结晶区形成规律及剪切织构特征)[J].金属学报,2022(12):1545-1556
                    
                A类:
                
                B类:
                    硅钢,动态再结晶,形成规律,剪切织构,柱状晶,5Si,8Al,铸坯,多道次热轧,EBSD,细晶,压下量,热轧板,平带,晶粒,包围,剪切力,黄铜,Goss,剪切作用,受限制
                AB值:
                    0.2147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