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美国保护地役权的经验和借鉴
文献摘要:
作为一种以保障公共利益为核心目标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保护地役权本质上是一种土地权利人和政府、非营利社会组织等公共利益代言人签订的合同或者协议.它的特征是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情况下,限制土地权利人部分权利(主要指发展权)并给予其相应的经济补偿.保护地役权在美国成功的关键在于混合类型的土地权属、多层级的司法保障、较完备的制度和标准设计、高度自治的治理体系、多主体的积极参与,以及制度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保护地役权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司法和实践基础,未来在自然保护地等生态保护领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较好地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为促进保护地役权在我国的本土化应用,需要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①确定保护地役权的法律地位,配套多层级的立法给予保障;②充分尊重保护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供需役双方展开平等协商;③保障制度设计的精细化及完整性,挖掘易于本土化的应用场景.
文献关键词:
保护地役权;美国;生态补偿;产权;借鉴
作者姓名:
王宇飞
作者机构:
管理世界杂志社,北京 100026
引用格式:
[1]王宇飞-.美国保护地役权的经验和借鉴)[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2(10):52-59
A类:
B类:
保护地役权,公共利益,核心目标,环境保护制度,土地权利,权利人,非营利,利益代言,代言人,签订,土地权属,人部,分权,发展权,经济补偿,多层级,司法保障,标准设计,实践基础,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制度,本土化应用,法律地位,自然资源产权,产权制度,开平,平等协商,保障制度
AB值:
0.2758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