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重要性评价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重庆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文献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保障生态系统稳定运行,实现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基于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对重庆市进行生态重要性评价,将生态极重要区域与自然保护地共同作为生态源地.首先从生态本底和生态胁迫两个角度选取高程、坡度、土地利用类型、距道路距离、距水体距离、夜间灯光指数6个阻力因子构建了典型山地动物的生态阻力面,然后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拟潜在生态廊道,完成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研究表明,重庆市生态源地30 751. 11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7. 32%,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与渝东南的山林地.将识别的73条潜在生态廊道、138个生态节点与生态源地进行叠加,结合重庆的山水格局,构建了"两区、三带、四核、多廊、多点"的多层次生态安全格局,为重庆市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重庆市
作者姓名:
陶培峰;李萍;丁忆;刘建;杨光谱;肖禾
作者机构:
重庆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重庆 401147;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 40114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培峰;李萍;丁忆;刘建;杨光谱;肖禾-.基于生态重要性评价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重庆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测绘通报,2022(01):15-20,38
A类:
B类:
生态重要性评价,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生态安全格局,格局构建,系统稳定,区域生态安全,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敏感性,要区,自然保护地,生态源地,本底,胁迫,土地利用类型,道路距离,夜间灯光指数,阻力因子,地动,阻力面,MCR,生态廊道,市域,km2,总面积,渝东北,渝东南,山林地,生态节点,山水格局,三带,生态保护和修复
AB值:
0.2842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