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女性孕早期至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发展轨迹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我国女性从孕早期至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发展轨迹.方法 2019年8月21日-2020年6月28日,通过自编孕产妇心理健康在线调查系统,采用自编基本信息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对国内多家医院的2 485名孕妇分别在孕早期(T1,<13周)、孕中期(T2,20~28周)和孕晚期(T3,32~36周)进行抑郁症状的追踪调查.使用Mplus 8.3软件对数据进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atent variable growth curve model,LGCM)与增长混合模型(growth mixture model,GMM)分析.结果 531名孕妇完成了孕期3个阶段抑郁症状的测量,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31.64%、23.92%、25.61%.模型结果显示孕期抑郁症状整体上从孕早期到孕晚期逐渐缓解,存在正常缓解组(C1,67.42%)、抑郁风险组(C2,28.44%)和抑郁高危组(C3,4.14%)3个轨迹类别.其中,C1组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逐渐降低的趋势(-xβ=-1.15,P<0.001);C2组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平稳升高的趋势(-xβ=0.86,P<0.001);C3组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显著升高的趋势(-xβ=1.57,P<0.001).结论 孕期抑郁症状整体上呈现从孕早期到孕晚期逐渐降低的线性发展轨迹,且存在3个潜在类别,具有群体异质性.
文献关键词:
孕期抑郁症状;发展轨迹;异质性;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增长混合模型
作者姓名:
闫盼盼;刘晓宇;徐继红
作者机构:
261053潍坊,潍坊医学院心理学院;100081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人类遗传资源中心
引用格式:
[1]闫盼盼;刘晓宇;徐继红-.我国女性孕早期至孕晚期抑郁症状的发展轨迹)[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09):1017-1022,1071
A类:
LGCM,孕期抑郁症状
B类:
孕早期,孕晚期,发展轨迹,自编,孕产妇,调查系统,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孕妇,孕中期,追踪调查,Mplus,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latent,variable,growth,curve,model,增长混合模型,mixture,GMM,症状检出率,解组,C1,抑郁风险,C2,C3,潜在类别,群体异质性
AB值:
0.2229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