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多水平模型的四川省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聚集情况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四川省不同地域居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及高危类型聚集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10个县(区),于2015-2019年开展CVD高危人群筛查,共29 300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四川省不同地域CVD高危类型聚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调查人群中共检出CVD高危人群29 300例,标化检出率为17.6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文化程度为高中教育及以上、家庭年收入≥5万元标化检出率较高,高危人群检出率川西地区最高,川南地区最低;标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高危人群平均年龄(58.45±12.47)岁,分地域的基本特征、自报疾病史、危险因素情况及健康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0.001).不同地域对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男性≥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高于女性(P<0.001),CVD高危类型聚集个数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城市(OR=0.770,95%CI:0.717~0.828,P<0.001)为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的保护因素;高中程度及以下(OR=1.125,95%CI:1.011~1.252,P=0.030)、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121,95%CI:1.008~1.247,P=0.036)为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四川省不同地域对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CVD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防控应重点应关注和干预男性、高龄、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农村居民和家庭年收入<5万元人群,并针对不同地域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文献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聚集性;多水平模型
作者姓名:
查雨欣;邓颖;左明良;王卓;张岩;许巍;崔建兰;何予晋;何君
作者机构:
610000成都,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研究所;610000成都,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100000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引用格式:
[1]查雨欣;邓颖;左明良;王卓;张岩;许巍;崔建兰;何予晋;何君-.基于多水平模型的四川省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及聚集情况)[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2(03):331-336
A类:
B类:
多水平模型,省心,心血管疾病,不同地域,民心,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多阶段,整群抽样,随机抽取,高危人群,人群筛查,常住居民,回归分析模型,共检出,中男,文化程度,高中教育,年收入,川西地区,川南地区,呈递,平均年龄,自报,疾病史,健康测量,测量指标,统计学差异,忽略不计,保护因素,中程,农村居民,民和,元人,针对性措施,防控效果,聚集性
AB值:
0.292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