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热变形工艺对铈-硫易切削不锈钢中硫化物形态演变的影响
文献摘要:
使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及Phenom Partical X扫描电镜能谱仪研究了热变形工艺对铈-硫易切削不锈钢中硫化物形态演变的影响.铈-硫易切削不锈钢铸坯中的硫化物呈球形、椭球形、纺锤形或短棒状并以簇状形式沿晶界分布,属于第Ⅱ类硫化物.在800~1100℃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量的增加,硫化物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平均面积逐渐减小.在800~1000℃温度范围内,随着变形量从10%增加到70%,长宽比≤3的硫化物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当变形温度为1100℃并且变形量增加到70%时,长宽比≤3的硫化物所占比例又略有增加,硫化物发生熔断或重新形核.在10% ~70%变形范围内,硫化物的相对塑性升高,在30%变形量达到峰值后又逐渐降低.在800~1100℃温度范围内,当变形量不变时,硫化物的相对塑性随变形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高温大变形更容易得到均匀弥散细小的硫化物.
文献关键词:
热变形工艺;易切削不锈钢;硫化物;长宽比;相对塑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英虎;郑淮北;宋令玺;刘庭耀
作者机构: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 鞍山 114009;北京科技大学 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英虎;郑淮北;宋令玺;刘庭耀-.热变形工艺对铈-硫易切削不锈钢中硫化物形态演变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22(10):99-106
A类:
Phenom,相对塑性
B类:
热变形工艺,易切削不锈钢,硫化物形态,形态演变,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Partical,扫描电镜能谱,能谱仪,铸坯,椭球,纺锤形,短棒,棒状,沿晶,晶界,界分,变形量,分布密度,长宽比,化物所,变形温度,熔断,形核,大变形,易得,弥散,细小
AB值:
0.2674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