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昼夜温度波动对麦长管蚜生理生态表型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昼夜温度波动变化是气候变暖的主要特征之一,昼夜变温幅度对生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与恒温研究相比,变温幅度对昆虫生活史特征影响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因此,本研究模拟自然界24 h温度变化,并首次全面研究了相同平均温度(22℃)下不同变温幅度(±0℃、±6℃、±12℃)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生理指标(温度耐受性、呼吸)与生态指标(发育、存活、寿命、繁殖、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变温幅度±0℃和±12℃相比,变温幅度±6℃显著提高了麦长管蚜整体存活、寿命、繁殖以及净增值率与世代周期.与其它处理相比,较大变温幅度±12℃显著阻碍了麦长管蚜若虫发育,抑制了整体存活,缩短了寿命,降低了繁殖量,且显著降低了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值率与世代周期.但是,较大变温幅度±12℃,显著提高了成蚜的耐热、耐寒性与CO2呼吸速率.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变温幅度中,麦长管蚜成蚜耐寒性的提高是以寿命为代价的.由此可见,以往以恒温为基础的昆虫种群表型及数量动态预测模型均存在局限,昼夜变温幅度作为必要因素,应考虑纳入种群表型及数量动态预测模型中,从而提高昆虫田间发生情况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与气候变化对生物的风险评估的精确性.
文献关键词:
变温幅度;麦长管蚜;生活史;温度耐受;呼吸
作者姓名:
邢鲲;张树明;赵飞;张建珍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太原030006;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太原0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邢鲲;张树明;赵飞;张建珍-.昼夜温度波动对麦长管蚜生理生态表型影响及其相关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02):367-375
A类:
B类:
昼夜,温度波动,麦长管蚜,生理生态,波动变化,气候变暖,变温幅度,恒温,昆虫,生活史特征,全面研究,平均温度,Sitobion,avenae,生理指标,温度耐受,耐受性,生态指标,种群参数,净增,增值率,世代,若虫,种群内禀增长率,耐热,耐寒性,呼吸速率,数量动态,动态预测模型,田间,预测预报,精确性
AB值:
0.2945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