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及其发生世代预测
文献摘要: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自2019年6月入侵山东后,同年于山东部分地区发现其为害夏玉米,对当地玉米Zea mays L.的生产造成威胁.为了明确温度对该害虫的影响和在山东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进行了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生存的研究,测定了其适温范围、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按地理位置预测了不同地区的发生世代数,为草地贪夜蛾在各地区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室内设置6个梯度温度(15、18、21、24、27、30℃),以新鲜嫩玉米粒为食料饲喂幼虫,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草地贪夜蛾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利用直线回归法和直接最优法计算该害虫各虫态/虫龄的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并根据山东各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数据计算理论发生世代数.在温度设置范围内,15℃时,幼虫和蛹死亡率显著最高,分别为22.57%、85.71%;18℃时,幼虫和蛹死亡率分别为21.09%、23.19%;15℃时卵发育至蛹的死亡率为97.37%,18℃为51.82%.根据直线回归法计算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蛹、全世代的发育始点分别为14.16、14.00、14.77、12.72℃,有效积温分别为38.21、155.42、114.36、523.33日·度;直接最优法计算的发育始点分别为13.41、14.39、15.12、13.30℃,有效积温分别为41.96、149.20、110.47、497.78日·度.根据发育始点和有效积温分别计算各地的年理论发生世代数,结果为鲁北地区发生3.6~3.9代,鲁南地区发生3.5~3.7代,鲁中地区发生3.5~3.8代,鲁西地区发生3.2~3.5代;胶东半岛地区2.5~3.4代.根据本试验得出适宜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温度为24~30℃;山东各地区草地贪夜蛾理论发生世代之间存在差异,将其发生世代的不同大体分为胶东半岛2.5~3.5代区,鲁西3.0~3.5代区,鲁中、鲁南、鲁北为3.5~4.0代区,表现为南北向地区差异不大,东西向地区有较大差异.
文献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发育始点;世代
作者姓名:
刘小宇;荣志云;王连刚;姚超;张路生;迟金强;林倩;董秀霞;姚晓灵;徐德坤;萧玉涛;李向东;郑方强
作者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山东泰安271018;山东省荣成市上庄镇人民政府, 山东荣成264313;山东省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物保护处, 山东青岛266071;山东省泰安市气象局, 山东泰安271000;山东省滨州市植保站, 山东滨州256600;山东省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威海264200;山东省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烟台264001;聊城市茌平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茌平252100;山东省临沂市植保站, 山东临沂264001;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 深圳518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小宇;荣志云;王连刚;姚超;张路生;迟金强;林倩;董秀霞;姚晓灵;徐德坤;萧玉涛;李向东;郑方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及其发生世代预测)[J].环境昆虫学报,2022(01):1-10
A类:
发育始点
B类:
草地贪夜蛾,有效积温,世代,Spodoptera,frugiperda,Smith,月入,为害,夏玉米,Zea,mays,害虫,位置预测,监测预警,科学防治,内设,梯度温度,鲜嫩,玉米粒,食料,饲喂,幼虫,发育历期,回归法,虫态,虫龄,平均气温,数据计算,计算理论,卵发育,算草,鲁北地区,鲁南地区,鲁中地区,鲁西地区,胶东半岛,半岛地区,同大,南北向,地区差异,东西向
AB值:
0.2638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