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0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及菌株分子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对200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该地区人间布病防控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发病数、发病率和构成比等描述疫情.采用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对2016年该地区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基因分型.基于MLVA-16分型方法对本研究的菌株与国际布鲁氏菌MLVA数据库的羊种布鲁氏菌进行比较,调查菌株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联.结果 2004-2011年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呈现逐年增多态势,并在2011年到达流行顶峰,2012-2108年显著下降,但2019-2021年再次反弹.2004-2021年该地区共报告人间布病29 713例,年均报告-1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75.46/10万.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的流行情况高于前山地区.经AMOS-PCR和MLVA-8两种分子方法鉴定表明,22株菌均为羊种布鲁氏菌,且属于东地中海血统.菌株间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80%~100%),提示菌株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此外,来自本研究的20个株菌分别与先前该地区分离菌株和该地区之外的菌株形成完全相同的MLVA-16基因型,表明菌株持续在本地区传播扩散,且呈现跨地区或跨国界传播特点.结论 乌兰察布市人间布病疫情得到一定控制,但流行形势仍较为严重,存在疫情输入和(或)输出风险,应加强传染源(疫羊)的管控,警惕再次反弹.
文献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发病率;羊种布鲁氏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作者姓名:
田雅昕;王妙;李振军;刘志国;翟景波
作者机构:
乌兰察布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北京102206;人兽共患病防控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雅昕;王妙;李振军;刘志国;翟景波-.2004-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及菌株分子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22(11):1462-1466
A类:
B类: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市布,布鲁氏菌病,分子特征,流行特征,人间布病,防控策略,发病数,构成比,AMOS,聚合酶链式反应,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基因分型,分型方法,羊种布鲁氏菌,分子流行病学,顶峰,反弹,后山,山地区,流行情况,前山,子方,地中海,血统,遗传相似性,共同祖先,先前,分离菌株,完全相同,基因型,传播扩散,跨地区,跨国界,传播特点,病疫情,流行形势,传染源
AB值:
0.2382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