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18-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人群布病感染来源,为通州区布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8-2020年通州区报告布病病例流行特征、感染来源、防护情况、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病原学检测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对各年度和不同性别发病率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0年通州区累计报告布病病例53例,发病率逐年降低;春夏季高发,高峰期集中在3-9月;发病地区以农村及城乡结合部为主;男性平均发病率为1.82/10万,女性为0.39/10万,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7,P<0.001);发病年龄段以40~69岁最高(83.0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感染来源主要以接触羊、牛等牲畜及其制品为主;仅有15.79%的病例在饲养等过程中采取了有效防护;56.60%的病例能够在1个月以内确诊.结论 2018-2020年通州区布病发病率逐年下降,发病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差异.发病以男性、农民为主,40~69岁为高发年龄段.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控措施.
文献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感染来源
作者姓名:
崔燕;李洪军;郑燃燃;郗璐;杨丽丽;乔正阳;杨艳娜
作者机构:
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101100;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14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燕;李洪军;郑燃燃;郗璐;杨丽丽;乔正阳;杨艳娜-.2018-2020年北京市通州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22(07):921-924
A类:
B类:
北京市通州区,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人间,布病,感染来源,防治工作,流行特征,防护情况,确诊时间,时间间隔,病原学检测,x2,各年,差异性比较,春夏季,高峰期,城乡结合部,性别差异,发病年龄,牲畜,饲养,地区性差异
AB值:
0.2192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