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白叶枯病弱感光型杂交稻恢复系广恢1002的选育与应用
文献摘要:
培育和推广抗病抗逆性强的弱感光型迟熟水稻品种,对于充分发挥华南稻区中南部晚造后期良好的光温资源优势提高晚稻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利用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将显性广谱抗白叶枯病基因Xa7和互作感光基因LP1(LH2)、LP2(LH2)聚合至恢复系中,培育出具有互作感光特性的抗白叶枯病迟熟恢复系广恢1002.利用该恢复系组配育成的吉丰优1002、泰优1002等7个抗白叶枯病迟熟高产杂交稻通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其中,吉丰优1002不仅高产稳产,而且抗病、抗倒性强,适应性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是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已连续5年成为华南地区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弱感光型品种;泰优1002米质优,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鉴评中获金奖,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也是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针对广恢1002系列杂交稻的特征特性,制订其在广东和海南的高产制种技术措施,创造了吉丰优1002在海南制种4.59~4.97 t/hm2的高产制种记录.探讨了抗白叶枯病杂交稻的育种策略和提高互作感光型迟熟恢复系选育效率的方法.
文献关键词:
杂交稻;弱感光;恢复系;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丰;柳武革;黄慧君;朱满山;李金华;廖亦龙;付崇允;刘迪林;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丰;柳武革;黄慧君;朱满山;李金华;廖亦龙;付崇允;刘迪林;曾学勤;马晓智;霍兴;孔乐-.抗白叶枯病弱感光型杂交稻恢复系广恢1002的选育与应用)[J].广东农业科学,2022(09):74-83
A类:
B类:
抗白叶枯病,病弱,弱感光,感光型,杂交稻,恢复系,选育与应用,抗病抗逆,抗逆性,熟水,水稻品种,中南部,晚造,晚稻产量,产量和品质,常规育种,分子育种,育种技术,广谱抗,Xa7,LP1,LH2,LP2,培育出,光特性,组配,品种审定,高产稳产,抗倒性,农业农村部,超级稻,主导品种,华南地区,推广面积,米质,质优,第三届,优质稻品种,食味,金奖,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技术措施,hm2,育种策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AB值:
0.35737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