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
文献摘要:
籼稻和粳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亚种,两者在形态、生理以及基因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亚种间的遗传差异将会产生强大的杂种优势,能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潜力,但是,籼粳亚种间的F1杂种不育性严重阻碍了杂种优势的利用.杂种不育性是一种合子后生殖隔离,具有普遍性和复杂性,受多个不育基因座控制.广亲和品种的发现为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提供可能,该材料无论与籼稻还是粳稻杂交,F1杂种都能正常结实或结实率较高.概述了籼稻与粳稻间差异,剖析了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的遗传基础、已鉴定的杂种不育主效QTL与基因,分析了已克隆杂种不育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及广亲和基因的功能.据此提出利用籼粳架桥培育亚种间渗入水稻、聚合育种培育广亲和系和粳型亲籼系,以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广亲和系等途径,能够克服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精准化改良籼粳杂种的结实率,从而实现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将会推动水稻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文献关键词:
籼粳分化;杂种不育;杂种优势;广亲和系;粳型亲籼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洁;刘少隆;周新桥;陈达刚;陈可;叶婵娟;李逸翔;刘传光;陈友订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优质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广东广州 510225;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洁;刘少隆;周新桥;陈达刚;陈可;叶婵娟;李逸翔;刘传光;陈友订-.水稻籼粳杂种不育性的遗传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J].广东农业科学,2022(09):53-65
A类:
籼粳杂种不育,广亲和系,粳型亲籼系
B类:
不育性,遗传机理,杂种优势利用,籼稻,粳稻,栽培稻,亚种,基因水平,遗传差异,产量潜力,合子,生殖隔离,不育基因,基因座,种间杂种,种都,结实率,遗传基础,QTL,分子作用机制,架桥,渗入,聚合育种,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种间杂交,杂交水稻,动水,水稻产业,大变革,籼粳分化
AB值:
0.2244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