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微塑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
文献摘要:
微塑料易成为水中染料污染物的载体而形成复合污染,增加污染物的环境危害性.目前,关于微塑料对染料污染物的吸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以亚甲基蓝(MB)为染料污染物的典型代表,系统的研究了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3种微塑料对MB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分析了溶液pH、盐度、腐殖酸、粒径、温度和自然水样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微塑料对MB的吸附能力顺序为:PMMA>PVC>PS.微塑料对MB的吸附过程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较好,表明微塑料对MB的吸附为单分子层化学吸附.静电相互作用力和CH/π相互作用会促进微塑料对MB的吸附.PMMA和PVC与MB之间存在极性作用.PVC对MB的吸附还受卤素键的影响,PS和MB之间存在π-π相互作用.不同微塑料对MB的吸附性能存在差异,主要与微塑料的比表面积和官能团有关.溶液pH通过影响微塑料表面所带电荷进而影响吸附性能;NaCl和腐殖酸会与MB竞争微塑料表面的吸附位点;升高温度能促进PMMA和PVC对MB的吸附,却抑制PS对MB的吸附.相对于纯水体系,微塑料在自然水环境下对MB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
文献关键词:
微塑料;吸附;亚甲基蓝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海玲;张迎霜;王晖;蒋鸿儒;杨雅斌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海玲;张迎霜;王晖;蒋鸿儒;杨雅斌-.不同微塑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J].环境化学,2022(09):2803-2812
A类:
B类:
微塑料,亚甲基蓝,吸附行为,易成,染料,复合污染,环境危害,危害性,MB,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吸附机理,盐度,腐殖酸,水样,吸附能力,准二级动力学,Langmuir,模型拟合,单分子层,层化,化学吸附,静电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力,CH,卤素,吸附性能,比表面积,官能团,带电,电荷,NaCl,纯水体系
AB值:
0.2714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