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及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
文献摘要:
为了解近年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种群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寻找新的水稻干尖线虫病害防控方法,通过在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和水稻中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方法对其生殖方式、生活史和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水稻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个水稻干尖线虫种群中,只有G8-315种群可孤雌生殖;在25℃下,水稻干尖线虫在胡萝 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上生活史均约为12 d,在水稻苗上生活史约为11 d;-20℃以下低温或42℃以上高温处理12 h,在清水、胡萝 卜愈伤组织和灰葡萄孢菌中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处理72 h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带虫干燥谷粒在-80、-20和4℃低温保存6个月后,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低于25℃(对照),其中-80℃保存的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为0;56、70和80℃高温处理12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显著下降,80℃处理16 h后2个水稻品种谷粒内水稻干尖线虫存活率均为0;水稻幼苗各部位均可检测出水稻干尖线虫,其中假茎部位水稻干尖线虫数量最多,此外多数谷粒不携带水稻干尖线虫,携带线虫的谷粒呈无规则随机分布.
文献关键词:
线虫;水稻干尖线虫;孤雌生殖;极端温度;存活率;分布;介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家廉;杨芳;徐幸;王步云;彭云良;姬红丽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66;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102206;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14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家廉;杨芳;徐幸;王步云;彭云良;姬红丽-.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及温度对其存活能力的)[J].植物保护学报,2022(03):816-823
A类:
B类:
水稻干尖线虫,生殖方式,生活史,主产区,Aphelenchoides,besseyi,生物学特性,线虫病害,病害防控,防控方法,胡萝卜,愈伤组织,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G8,孤雌生殖,上生,水稻苗,高温处理,谷粒,低温保存,水稻品种,水稻幼苗,茎部,带水,带线,无规则,随机分布,极端温度
AB值:
0.2391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