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特色蝗灾治理技术体系及应用成效
文献摘要:
中国有数千年蝗灾发生为害的历史,建国初期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科研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下,提出并实施了"改治并举"的策略,改造东亚飞蝗发生基地近2/3,同时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初步形成了以改造蝗虫发生基地为特色的蝗灾治理技术体系,经过长期实践,蝗灾得到有效遏制,保障了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利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和绿僵菌Metarhizium spp.等微生物的治蝗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生态控制(改造蝗虫发生基地)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蝗灾治理技术体系,并走在国际前列.该技术体系的长期大规模应用,不但在有效防治蝗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产、避免大规模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也在支援国际蝗灾治理中做出了贡献.最后对未来蝗灾治理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文献关键词:
蝗虫;改造发生基地;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粮食安全
作者姓名:
张龙;游银伟
作者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济南25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龙;游银伟-.中国特色蝗灾治理技术体系及应用成效)[J].植物保护学报,2022(01):118-124
A类:
蝗灾治理,locustae,改造发生基地
B类:
治理技术,应用成效,数千年,发生为害,建国初期,组织领导,科研人员,广大群众,东亚飞蝗,化学农药,蝗虫,长期实践,粮食生产安全,孢子,Nosema,绿僵菌,Metarhizium,spp,治蝗,技术获得,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国际前列,有效防治,成环,生态失衡,支援,化学防治
AB值:
0.2859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