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浦阳江流域(浦江县段)面源污染模型估算及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域识别
文献摘要:
以浦阳江流域(浦江县段)为研究区,从流域面源污染空间特征入手,提出浦阳江流域岸边带建设的重点区域.采用DPeRS面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具体分析了2018年浦阳江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提取了岸线和河流生态缓冲带土地覆盖类型,以汇水区为单元,结合面源污染估算结果识别了浦阳江流域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结果 表明:浦阳江流域中部和中北部地区面源污染排放负荷较高,面源污染入河负荷高值区主要集中于中下游地区;该流域31个汇水区中,TN和NHt4+-N重点汇水区有17个,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部和东北部;TP和COD重点汇水区有12个,集中分布于流域中部;浦阳江流域河流生态缓冲带范围内,植被类型和非植被类型面积占比分别为65.49%和34.51%,其中耕地面积占比29.36%,建筑用地占比11.89%;综合浦阳江流域面源污染重点汇水区和河流生态缓冲带现状遥感提取结果,筛选出的重点区包括下游地区的7号汇水区和中游地区的18~25号汇水区所在的河流生态缓冲带.今后,可针对其重点区域设计生态防护工程,也应结合源头减量、过程拦截、末端消纳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防控策略,综合削减面源污染物入河量.
文献关键词:
面源污染;DPeRS模型;河流生态缓冲带;遥感识别;浦阳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爱萍;黄莉;王雪蕾;朱南华诺娃;杨爱霞;袁鹏;徐逸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北京10009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爱萍;黄莉;王雪蕾;朱南华诺娃;杨爱霞;袁鹏;徐逸-.浦阳江流域(浦江县段)面源污染模型估算及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域识别)[J].环境工程学报,2022(01):73-84
A类:
浦阳江流域,NHt4+
B类:
浦江县,面源污染模型,河流生态缓冲带,重点区域,区域识别,空间特征,岸边,边带,DPeRS,污染负荷,负荷估算,估算模型,负荷空间分布,空间分布特征,面向对象方法,岸线,土地覆盖类型,汇水区,结合面,中北部,北部地区,污染排放,中下游,TN,东北部,TP,COD,植被类型,型面,中耕,耕地面积,建筑用地,合浦,遥感提取,区域设计,计生,生态防护,防护工程,源头减量,拦截,消纳,资源循环利用,防控策略,削减,污染物入河量,遥感识别
AB值:
0.2228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