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间伐强度的响应
文献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间伐强度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优势树种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浓度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探究林带间伐后的生长状况、适应策略及恢复潜力.[方法]以5种间伐强度(15%、20%、25%、30%、35%)的次生林林带为研究对象,以未间伐林带为对照,分析了各间伐强度对树木NSC浓度及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1)云杉、冷杉和色木槭NSC各组分浓度在不同间伐强度样地中差异显著(P<0.05),且3个树种总NSC浓度随间伐强度的增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V"型曲线;3个树种的枝、干总NSC浓度对间伐强度的响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树叶总NSC浓度随间伐强度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不同树种总NSC浓度的峰值皆取自间伐林地,说明合理的间伐强度有利于林木NSC浓度的增加.其中云杉林总NSC浓度最高的样地为20%间伐强度,冷杉总NSC浓度最高的样地为15%间伐强度,色木槭总NSC浓度最高的样地为30%间伐强度;2)不同间伐强度林木器官NSC的分配格局有趋势性变化,树干NSC占比随间伐强度的增大而波动下降,树叶NSC的占比波动上升;不同间伐强度下树枝NSC占比的差异不显著.[结论]树木通过调节个体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和分配来适应抚育间伐作业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深入理解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的碳储存特征和分配机理具有参考意义.
文献关键词:
小兴安岭;间伐强度;天然针阔混交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配格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子纯;王晨;李耀翔;孟永斌
作者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子纯;王晨;李耀翔;孟永斌-.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对间伐强度的响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2(06):45-54
A类:
B类:
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间伐强度,优势树种,分配格局,林带,生长状况,适应策略,恢复潜力,种间,次生林,各间,树木,NSC,冷杉,色木槭,组分浓度,样地,先上,树叶,先下,不同树种,取自,林地,中云,云杉林,林木器官,趋势性,树干,下树,树枝,木通,抚育间伐,碳储存,配机
AB值:
0.1898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