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抗阻运动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及肌少症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老龄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功能、肌少症及肌纤维形态的影响。方法:老龄雄性大鼠(SD),喂养18月龄后开始8周抗阻运动,测最大抗阻负重跑,再分别以0%、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抗阻运动,跑台放置坡度为35°,跑速15 m/min,隔天运动。对照组不运动。8周末检测股四头肌线粒体膜电位,释放到胞浆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IF)和凋亡蛋白(Smac/DIABLO)含量,股四头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和蛋白质含量,并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30%、50%和70%四个抗阻运动组线粒体ΔΨmt均升高,且0%、30%、50%组升高(
t=7.412、5.611、6.213,均
P<0.01);与0%组比较,30%组线粒体ΔΨmt下降的细胞百分率(10.6%)(
t=9.356,
P<0.05),而70%组线粒体ΔΨmt升高的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3%)(
t=8.341,
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抗阻运动老龄大鼠股四头肌胞浆Cyt c、AIF和Smac/DIABLO的含量下降,其中0%、30%、50%三组股四头肌胞浆Cyt c、Smac/DIABLO含量下降(
t=8.324、7.516、6.871,均
P<0.05),以及0%、30%、50%三组AI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434、8.78、7.342,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0%、30%、50%三组肌纤维空泡面积下降(
t=5.567、6.784、7.432,
P<0.01);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
t=7.478、6.765、4.564,均
P<0.01);与0%组相比,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
t=9.236、8.342、6.456,均
P<0.01)。
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改善老龄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功能,减少股四头肌线粒体释放促凋亡蛋白Cyt c、AIF、Smac/DIABLO;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质含量,减少肌纤维空泡面积,维持肌肉质量,延迟肌少症的出现。
文献关键词:
老龄大鼠;抗阻运动;线粒体;肌少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震;黄燕娥;翟三华;李品芳;林文弢
作者机构: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广州 510545;广州医学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180;广州体育学院,广州 51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震;黄燕娥;翟三华;李品芳;林文弢-.抗阻运动对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及肌少症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04):460-465
A类:
B类:
抗阻运动,老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功能,肌少症,股四头肌,肌纤维,纤维形态,雄性大鼠,喂养,月龄,负重,行间,跑台,跑速,隔天,天运,周末,线粒体膜电位,放到,浆细胞,细胞色素,Cyt,凋亡诱导,诱导因子,AIF,Smac,DIABLO,纤维横截面,横截面积,CSA,蛋白质含量,形态结构,mt,百分率,空泡,泡面,肌蛋白,促凋亡蛋白,纤维蛋白,肌肉质量
AB值:
0.2471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