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嘧菌酯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文献摘要: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目前尚无登记应用在该病害防治上的化学药剂.本研究从河南省17个地市采集病害样本,分离纯化得到82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包括76株假禾谷镰孢和6株禾谷镰孢.嘧菌酯抑制76株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的EC50值为0.02~1.54 μg/mL,平均EC50值为(0.33±0.29)μg/mL;经数据异常值检验,舍弃异常菌株LHWY-6及SQYC-6后,嘧菌酯对74株(97.37%)正常菌株的平均EC50值(0.30±0.24)μg/mL可作为假禾谷镰孢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地市菌株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市菌株间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许昌、焦作、洛阳和商丘4市的菌株间敏感性差异倍数均在20.00以上,南阳、三门峡和开封3地的菌株间差异倍数均在2.00以下,其他地市菌株间差异倍数在2.70~12.00之间;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对嘧菌酯与其对丙硫菌唑、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相比,除吡唑醚菌酯外其余5种药剂的抑制作用均弱于嘧菌酯;嘧菌酯对6株禾谷镰孢的EC50值在0.10~0.42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0.19±0.12)μg/mL;嘧菌酯对两种镰孢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均较弱,EC50都在7μg/mL以上.离体条件下,15%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在260 g/(100 kg种子)剂量下防效达63.64%;温室盆栽时,在220 g/(100 kg种子)剂量下防效为55.24%.嘧菌酯对小麦茎基腐病菌孢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离体和温室条件下对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备选药剂推广使用.
文献关键词:
嘧菌酯;小麦茎基腐病;假禾谷镰孢;禾谷镰孢;敏感性基线;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雨薇;徐建强;亢豪佳;殷消茹;刘圣明;陈根强
作者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雨薇;徐建强;亢豪佳;殷消茹;刘圣明;陈根强-.嘧菌酯对河南省小麦茎基腐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对病害的防治效果)[J].农药学学报,2022(06):1409-1416
A类:
Fusariumpseudograminearum,LHWY,SQYC
B类:
嘧菌酯,小麦茎基腐病,抑制活性,防治效果,假禾谷镰孢,病害防治,化学药剂,分离纯化,孢子萌发,EC50,数据异常,异常值检验,舍弃,敏感性基线,感性存在,敏感性差异,许昌,焦作,洛阳,商丘,倍数,南阳,三门峡,开封,株间差异,丙硫菌唑,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镰孢菌,菌丝生长,离体,悬浮种衣剂,防效,盆栽,发有,备选
AB值:
0.2438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