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对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以及其对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 制备祛白片正丁醇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以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脱黑色素细胞模型后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不同浓度组(8-甲氧补骨脂素10、50、100、150、200μmol/L)、溶媒组(以DMSO稀释而得)和祛白片正丁醇部位不同浓度组(10、50、100、150、200μg/mL),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变化,并检测细胞增殖率、促黑色素生成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率.结果 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初步确定了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53个化合物(正离子模式下29个,负离子模式下33个,重合9个),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黄酮类化合物.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可使细胞数明显增加,且与作用时间和给药浓度呈正相关;其可显著升高细胞的增殖率、促黑色素生成率、酪氨酸酶活性促进率(P<0.01).结论 香豆素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发挥抗白癜风作用的物质基础;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的抗白癜风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酪氨酸酶活性实现的.
文献关键词:
祛白片;正丁醇部位;白癜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黑色素;酪氨酸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段松冷;顾红燕;年宏蕾;邢若;曾蔚欣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38;临床合理用药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段松冷;顾红燕;年宏蕾;邢若;曾蔚欣-.祛白片正丁醇部位对脱黑色素细胞模型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房,2022(09):1049-1055
A类:
祛白片,脱黑色素细胞模型
B类:
正丁醇部位,药效学研究,药效作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B16,黑色素瘤细胞,阳性对照,补骨脂素,溶媒,DMSO,倒置,细胞数量,数量变化,细胞增殖率,黑色素生成,酪氨酸酶活性,进率,负离子,个化,正离子模式,香豆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作用时间,给药浓度,细胞的增殖,白癜风
AB值:
0.1467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