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过程模拟的困境与展望
文献摘要: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依然严重,模型是面源污染防控决策支持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农业面源污染模型分类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各类模型在田块流失过程、流域迁移消纳过程中的构建方法.在田块产流过程模拟中,模型大多采用单一超渗或者蓄满产流机制;在流域迁移过程的消纳过程模拟中,迁移路径基于D8算法,采用固定的消纳系数模拟迁移过程中的消纳量.基于我国面源污染产生的特点,本文进一步总结了上述模型在我国农业面源模拟过程中的困境:在田块流失过程中,在我国旱地与水田并存情况下需同时考虑两种产流机制,在南方水域面积大的区域还需考虑农田氨挥发近距离沉降;在地表迁移过程中需考虑多地形(丘陵和平原)、多水体分布特点,地下迁移过程需考虑生物地球化学滞留和水文滞留过程.针对上述困境,文章展望了我国面源污染模型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模型的轻简化和高精度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关键词:
面源污染模型;田块流失过程;流域迁移过程;多水体;迁移路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夏永秋;赵娣;严星;邱捷;颜晓元
作者机构:
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210008;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永秋;赵娣;严星;邱捷;颜晓元-.我国农业面源污染过程模拟的困境与展望)[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11):2327-2337
A类:
田块流失过程,流域迁移过程,多水体
B类:
农业面源污染,污染过程,过程模拟,污染防控,决策支持,面源污染模型,模型分类,消纳,纳过,构建方法,产流过程,蓄满产流,产流机制,迁移路径,D8,旱地,水田,方水,水域面积,氨挥发,近距离,丘陵,生物地球化学,滞留,留过,轻简化
AB值:
0.2362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