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黄、渤海区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
文献摘要:
为了弄清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黄、渤海区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污染水平,本研究于2020年5月和10月在黄、渤海区沿海11个中心渔港采集水样,分析了 Cu、Zn、Pb、Cd、Hg和As 6种重金属的浓度及污染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来源,并评估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休渔期Cu、Zn、Pb、Cd、Hg 和 As 的浓度范围分别为 1.26~4.46 μg/L、4.10~22.72 μg/L、1.18~16.76 μg/L、0.54~7.80 μg/L、0.02~0.08 μg/L 和 0.02~0.86 μg/L;捕捞作业期分别为 0.60~4.62 μg/L、4.92~10.61 μg/L、0.16~2.95 μ.g/L、0.14~2.95 μg/L、0.03~0.11 μg/L 和 0.16~1.37 μg/L,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各渔港的 Cu、Zn、Pb、Cd、Hg和As浓度均值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四类标准;黄海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浓度略低于渤海地区,与我国东海地区和南海地区相比,黄、渤海区Cu、Pb和Cd浓度处于较高水平,Zn和Hg浓度处于中等水平,A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发现,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Zn和As来自陆源,Cu来自陆源和船舶防污漆,表层海水Pb与大气沉降和燃料尾气有关.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自然本底范围,且生态风险指数(ERI)值(0.84~1.45)也都属于生态低风险和无风险类别,但Cu、Zn、Pb和Cd的危害系数(HQi)大于1,属于潜在关注指标,应予以关注.
文献关键词:
中心渔港;重金属;分布;生态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铭阳;张旭志;夏斌;曲克明;崔正国;丁东生;李玉
作者机构: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铭阳;张旭志;夏斌;曲克明;崔正国;丁东生;李玉-.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黄、渤海区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22(06):857-864
A类:
防污漆,HQi
B类:
休渔,渔期,捕捞,渤海区,海中,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生态风险评估,弄清,重金属污染,污染水平,集水,水样,Pb,Cd,Hg,污染特征,海水水质标准,四类,黄海,金属浓度,略低于,渤海地区,东海,南海地区,中等水平,陆源,大气沉降,尾气,综合污染指数,本底,生态风险指数,ERI,低风险,无风险,风险类别,危害系数,应予以
AB值:
0.2544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