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进行灭活研究,考察了电气参数、场结构参数及铜绿微囊藻溶液液相体系因素等放电条件对其灭活规律的影响.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如丙酮提取分光光度法、电导率测定、扫描电镜(SEM)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验DBD低温等离子体对铜绿微囊藻的灭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放电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灭活率有极大影响,在最佳条件下(放电电压160V,放电电流0.6A,介质间距4mm,溶液初始OD值0.2,pH值为弱碱性)放电时间5 min,铜绿微囊藻的灭活率可达90%以上.经DBD低温等离子体放电处理后,藻液颜色由鲜绿色→淡绿色→浅黄色→无色,藻细胞的Chl-a含量大幅减少,光合作用能力被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受阻.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藻细胞在放电处理前饱满、完整;而放电后的藻细胞细胞结构破坏严重,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泄漏,仅存少量细胞残骸.放电处理后的藻细胞电解质渗出率增大,细胞膜结构受到严重的破坏导致其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泄.DBD低温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的过程中,藻毒素的含量随放电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在最佳放电条件下,放电5 min后,不仅完全降解了藻细胞破裂释放出的藻毒素,去除率达100%,还对原有水体中的藻毒素进行了降解.上述实验结果表明,DBD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较好的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抑制藻细胞的增殖,造成藻细胞大量死亡,而且不会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铜绿微囊藻;灭活效果;理化性能
作者姓名:
蒲思川;师兰婷;贺佳;边娜;刘钊
作者机构: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71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蒲思川;师兰婷;贺佳;边娜;刘钊-.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灭活铜绿微囊藻的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22(11):1574-1583
A类:
B类: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铜绿微囊藻,Dielectric,Barrier,Discharge,DBD,电气参数,液相体系,体系因素,丙酮,取分,分光光度法,电导率,HPLC,灭活效果,灭活率,最佳条件,放电电压,160V,放电电流,6A,4mm,OD,弱碱,等离子体放电,鲜绿色,淡绿色,浅黄色,无色,Chl,光合作用,饱满,细胞结构,结构破坏,细胞膜,内容物,仅存,残骸,电解质渗出率,膜结构,通透性,物外,外泄,藻毒素,释放出,去除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除铜,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二次污染,理化性能
AB值:
0.2783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