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文献摘要:
铝佐剂是我国唯一临床批准使用的疫苗佐剂,但其自身难以引发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无法对机体产生综合性的保护,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疫苗佐剂需求.因此,如何合理化改造铝佐剂,保证疫苗佐剂的安全及高效诱导免疫反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工作通过对商品化铝佐剂制备乳液超声条件的优化,最终研究表明当颗粒浓度为2.0 mg/mL,水相缓冲液选择蒸馏水且pH为7.0时能制备得到稳定的颗粒化乳液(Alum Particulate Emulsion,APE),制备得到的乳液平均粒径为2723.7±435.3 nm,Zeta电位为+40.5±1.5 mV.离心发现此时体系中没有游离的铝佐剂,表明2.0 mg/mL是能稳定乳液的最小颗粒浓度.将乳液与抗原共混,测量抗原的吸附率,结果显示,抗原的吸附率接近100%,共聚焦的结果也验证了乳液对抗原的高吸附特性.当乳液与DC (Dendritic Cells)细胞共孵育,可以观察到乳液的内吞及溶酶体逃逸,而传统的铝佐剂无法实现.ELISpot结果显示,APE组脾细胞中分泌IFN-γ的T细胞数量比铝佐剂组增加300%左右.将铝佐剂通过颗粒化的策略制备得到APE以后,改变了佐剂增强抗原的免疫效果,显著提升了传统铝佐剂的细胞免疫效果.
文献关键词:
疫苗;Pickering乳液;铝佐剂;细胞免疫;溶酶体逃逸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沙;夏宇飞;高晓冬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沙;夏宇飞;高晓冬-.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制备及其免疫效果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22(02):195-203
A类:
B类:
铝佐剂,颗粒化,乳液,免疫效果,疫苗佐剂,发有,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反应,商品化,化铝,颗粒浓度,水相,缓冲液,蒸馏水,Alum,Particulate,Emulsion,APE,平均粒径,Zeta,+40,mV,时体,小颗粒,共混,吸附率,共聚,吸附特性,DC,Dendritic,Cells,孵育,内吞,溶酶体逃逸,ELISpot,脾细胞,IFN,细胞数量,Pickering
AB值:
0.329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