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锂硫电池复合正极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锂硫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视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体系,其中高比容量的硫正极提供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优势并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实际性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最具前景的硫正极体系分别是硫碳复合(S/C)正极和硫化聚丙烯腈(SPAN)正极.本文系统综述了 S/C正极和SPAN正极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简要介绍了两种正极的工作原理并进行了比较.S/C正极发生固-液-固多相转化反应,充放电表现为双平台特征.与之相比,SPAN正极发生固-固反应,充放电曲线为单平台.然后,对两种正极所面临的挑战和目前报道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讨论.对于S/C正极,主要调控策略包括电极结构修饰、电催化剂设计与辅助氧化还原介体调控;对于SPAN正极,主要调控策略包括电极结构设计、电极形貌调控、杂原子掺杂和外源性氧化还原介体调控.最后,在电池尺度上对S/C正极和SPAN正极进行了综合比较,并对基于S/C正极和SPAN正极的锂硫电池在未来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展望.
文献关键词:
锂硫电池;硫碳复合正极;硫化聚丙烯腈正极;多硫化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西尧;赵长欣;李博权;黄佳琦;张强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北京100084,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100081,中华人民共和国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西尧;赵长欣;李博权;黄佳琦;张强-.锂硫电池复合正极研究进展)[J].电化学,2022(12):23-35
A类:
硫碳复合正极,硫化聚丙烯腈正极
B类:
锂硫电池,能量密度,下一代,代电,电化学储能,高比容量,硫正极,实际性,数十年,极体,SPAN,系统综述,最新研究进展,相转化,充放电,电表,双平台,平台特征,调控策略,结构修饰,电催化剂,催化剂设计,氧化还原介体,电极结构设计,形貌调控,杂原子掺杂,外源性,多硫化锂
AB值:
0.25797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