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2020年白纹伊蚊的密度、孳生习性及对杀虫剂抗性状况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城区白纹伊蚊密度、孳生习性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为该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布雷图指数(BI)法,于2020年8月在思茅城区5个不同方位居民点开展白纹伊蚊孳生场所及幼蚊密度分布调查.所获幼蚊在实验室饲养至F1代,采用成蚊滤纸接触筒法,测定其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根据死亡率判定抗性级别.结果 累计调查281户,其中阳性80户,发现积水容器618个,其中阳性138个,BI为49.11,房屋指数(HI)为28.47%,容器指数(CI)为22.33%.BI指数最高为71.67,最低为20.00.统计显示:138个阳性积水容器中,家用积水容器92个(66.67%),废弃积水容器46个(33.33%);家用积水容器和废弃积水容器阳性率分别为17.16%和56.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157,P<0.001);室内、外积水容器的阳性率分别为11.16%和47.87%,二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01.637,P<0.001),室外场所孳生阳性率高于室内场所,比值比(OR)为7.31,思茅城区白纹伊蚊孳生以室外环境为主.白纹伊蚊接触9种杀虫剂死亡率为6.56%~99.38%,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为抗性,对残杀威、杀螟硫磷和马拉硫磷为可疑抗性,对虫威和毒死蜱均敏感.结论 白纹伊蚊在思茅区主城区各方位均有分布,种群密度高,存在暴发登革热等疾病的潜在风险,且对多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应加强对白纹伊蚊的种群密度和抗药性常态化监测、控制和环境管理.
文献关键词:
思茅区;登革热;白纹伊蚊;孳生习性;杀虫剂抗性
作者姓名:
马喆;郑宇婷;杨锐;许翔;魏春;余晓君;杨春梅;姜进勇
作者机构:
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虫媒传染病防控关键技术省创新团队,面向南亚东南亚热带病国际科技人员交流与教育培训基地,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普洱665000;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云南昆明650504
引用格式:
[1]马喆;郑宇婷;杨锐;许翔;魏春;余晓君;杨春梅;姜进勇-.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2020年白纹伊蚊的密度、孳生习性及对杀虫剂抗性状况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22(03):360-365
A类:
孳生习性,房屋指数
B类:
普洱市,思茅区,白纹伊蚊,杀虫剂抗性,蚊密度,用布,布雷图指数,BI,居民点,所及,幼蚊,密度分布,分布调查,饲养,成蚊,滤纸,接触筒法,中阳,HI,容器指数,家用,x2,外积,外场,内场,比值比,室外环境,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残杀威,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可疑,毒死蜱,主城区,种群密度,密度高,登革热,潜在风险,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常态化监测,环境管理
AB值:
0.2766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