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维数字化技术评价肋软骨鼻整形术后鼻基底邻近结构形态变化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肋软骨鼻整形术对鼻基底邻近结构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鼻整形中心收治的肋软骨鼻整形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术前头面部CT数据及术前、术后6个月以上的三维扫描数据,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进行拟合配准,建立头面部三维坐标系,计算术前和术后随访时鼻小柱下点(sn)和鼻面沟最外侧点(al)与冠状面的垂直距离、内眦点(en)与al连线投影至正中矢状平面后与冠状面夹角(en-al)、鼻唇角,并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进行分析;计算鼻基底区域体积改善值,采用单样本 t检验分析。 结果:共纳入18例女性患者,年龄(27.30±4.41)岁。术后随访时间(10.61±3.53)个月,1例(5.6%)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鼻小柱偏斜,双侧鼻孔不对称。sn距冠状面距离由(74.30±1.97) mm变化为(77.67±2.37) mm,前移(3.36±0.96) mm;al距冠状面距离由(65.51±2.45) mm变化为(68.05±2.52) mm,前移(2.53±1.50) mm;鼻唇角由88.79°±11.21°变化为101.37°±5.53°,增大12.57°±7.57°;en-al由9.01°±3.24°变化为12.73°±3.27°,前旋3.72°±2.22°,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鼻基底区域体积改善值为(282.59±103.22) mm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肋软骨鼻整形术可使鼻基底邻近组织结构向前移动。
文献关键词:
鼻成形术;肋软骨;三维成像;临床研究;鼻基底
作者姓名:
田乐;尤建军;吴乐昊;王欢;李秉航;徐奕昊;郑若冰;张旭龙;郭俊生;范飞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鼻整形中心,北京 100144
引用格式:
[1]田乐;尤建军;吴乐昊;王欢;李秉航;徐奕昊;郑若冰;张旭龙;郭俊生;范飞-.三维数字化技术评价肋软骨鼻整形术后鼻基底邻近结构形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22(07):737-743
A类:
正中矢状平面,鼻成形术
B类:
三维数字化技术,技术评价,肋软骨,鼻整形术,邻近结构,结构形态,形态变化,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前头,头面部,三维扫描数据,配准,三维坐标,坐标系,算术,术后随访,鼻小柱,sn,al,冠状面,垂直距离,内眦,en,连线,至正,夹角,唇角,鼻基底区,单样本,检验分析,女性患者,随访时间,偏斜,鼻孔,前移,mm ,三维成像
AB值:
0.2658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