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黄土高原坝淤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黄土高原区沟坝地经过人工筑坝后自然淤积或者拦蓄洪水淤积而形成坝淤土,为了解坝淤土的发生特性及系统分类归属开展研究.[方法]为本文选取5个典型坝淤土剖面,分析坝淤土的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理化性质,检索坝淤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高级及基层分类的归属.[结果]坝淤土剖面土体深厚,成土母质为人为淤积物质,色调以浊黄橙为主,土壤质地为粉质壤土、壤土和砂质壤土,有机碳含量在1.33~8.29 gkg1,pH为8.40~9.80,CaCO3含量为19.4~173.5 g kg-1.供试剖面包含淡薄表层、雏形层2个诊断层和盐积现象1个诊断现象,以及人为淤积物质、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半干润土壤水分状况、湿润土壤水分状况、氧化还原特征和石灰性等6个诊断特性;供试5个坝淤土剖面分别被检索为普通简育干润雏形土(61-134),弱盐淤积人为新成土(61-129)、斑纹淤积人为新成土(61-012)、石灰淤积人为新成土(61-125、61-133)4个亚类,建立了 5个土系.所建立的5个土系在发生分类系统下的参比土种均为坝淤绵土,表明系统分类对于坝淤土的分类更具有区分度.[结论]尽管坝淤土成土时间较短,但人为耕作、灌溉等农业生产措施可以促进土壤发育,加速由新成土发育为雏形土.坝淤土发生特性差异明显,土族和土系类型多样,应因地制宜的充分利用和合理保护不同土系,以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文献关键词:
坝淤土;人为新成土;人为淤积物质;代表土系;黄土高原
作者姓名:
张英男;娄泽云;龙晓敏;齐雁冰;刘梦云;常庆瑞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英男;娄泽云;龙晓敏;齐雁冰;刘梦云;常庆瑞-.黄土高原坝淤土发生特性与系统分类研究)[J].土壤通报,2022(01):12-19
A类:
坝淤土,人为淤积物质,gkg1,人为新成土,代表土系
B类:
分类研究,黄土高原区,筑坝,后自然,拦蓄,蓄洪,洪水,类归,剖面形态,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土体,成土母质,色调,土壤质地,壤土,砂质,有机碳含量,CaCO3,面包,淡薄,诊断层,温性,土壤温度状况,土壤水分状况,湿润,氧化还原,石灰,雏形土,斑纹,亚类,发生分类,分类系统,参比,土种,区分度,成土时间,耕作,灌溉,生产措施,土壤发育,土族,黄河流域生态,流域生态环境
AB值:
0.2812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