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血酶时间自动检测失败原因与应对措施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固法)检测凝血酶时间(TT)失败原因,并结合临床制定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21年1至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21 359份TT检测血液样本中检测失败的样本233份,其中男132例,女101例,年龄73(66,79)岁。根据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显示凝固曲线及检测失败错误代码,结合患者临床信息、样本性状、用药情况等原因进行检测失败原因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选取2021年7至1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部96份TT检测失败的脂血样本作为验证样本,男56例,女40例,年龄72(65,79)岁;分别采用凝固曲线人工判读法、磁珠法、高速离心后再检测3种方法获得TT结果,比较3种方法检测TT结果的差异。结果:233份TT检测失败样本占总样本数的1.1%(233/21 359);其中脂血样本占41.2%(96/233),肝素干扰样本占23.2%(54/233),患者使用口服抗凝药样本占22.3%(52/233),样本存在微小凝块或血浆量不足现象占13.3%(31/233)。仪器所示凝固曲线报警信息分类:基线期吸光度变化值增大(SD>2 mAbs)样本占32.6%(76/233),二阶导数无峰值样本占30.5%(71/233),反应过程吸光度变化值(基线期与平台期吸光度差值)<35 mAbs样本占25.8%(60/233),起始点过低及无法找到起始点样本占8.6%(20/233),无凝固曲线样本占2.6%(6/233)。233份样本中,依据反应原理及标准凝固曲线图形可以进行人工判读样本占55.8%(130/233)。96份因脂血导致凝固法检测失败的样本中,78份样本量充足,可进行磁珠法检测。高速离心后再测法、凝固曲线人工判读法与磁珠法检测TT结果分别为14.10(14.80,13.38)、14.30(14.99,13.60)、15.65(17.25,14.6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5)。78份脂血样本磁珠法检测结果与凝固曲线人工判读法检测结果具有相关性(
r=0.99,
P=0.001)。
结论: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固法)检测TT失败的样本可通过凝固曲线与报警信息分析失败原因;对于脂血样本可通过人工判读、高速离心后再测或磁珠法获得TT结果。
文献关键词:
凝血酶时间;凝固曲线;凝血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润;杨明昱;王美玲;郭帅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润;杨明昱;王美玲;郭帅-.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血酶时间自动检测失败原因与应对措施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22(11):808-812
A类:
B类: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凝血酶时间,自动检测,失败原因,措施分析,TT,结合临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医院住院,住院部,血液样本,中男,凝固曲线,错误代码,临床信息,用药情况,脂血,血样,线人,判读,读法,磁珠法,高速离心,再检测,肝素,口服抗凝药,凝块,所示,报警信息,信息分类,吸光度,mAbs,二阶导数,反应过程,平台期,始点,点过,点样,反应原理,曲线图,样本量,信息分析,凝血功能
AB值:
0.240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