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互联网+”HIV检测模式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对“互联网+”HIV检测模式在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为“互联网+”HIV检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访问过“互联网+”HIV检测平台≥1次的MSM为研究对象,收集平台访问情况、自检试剂申领数量、申领对象一般情况和满意度评价,并分析影响自检结果回传的相关因素。结果: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累计共有132 267人次访问了该平台,申领HIV自检试剂3 511人次,HIV检测结果回传率为92.2%(3 237/3 511),初筛HIV阳性率为2.4%(69/2 855),初筛HIV阳性者接受确证检测比例为86.7%(52/60)。申请对象以年龄≤3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和寻找性伴主要方式为互联网/交友软件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研究对象HIV检测结果回传率较高的因素包括重复申领试剂( OR=3.50,95% CI:2.10~5.83)、申请时押金为50元( OR=2.55,95% CI:1.33~4.89)、月均收入1~3 000元( OR=1.54,95% CI:1.05~2.28)或无收入( OR=1.71,95% CI:1.20~2.42)和寻找性伴的主要场所为互联网/交友软件( OR=1.49,95% CI:1.13~1.95)。研究对象对该互联网平台的满意度为99.5%(217/218)。 结论:“互联网+”HIV检测模式在MSM干预工作中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多渠道推广,可扩大HIV检测覆盖面,促进HIV感染者的发现。
文献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男男性行为人群;互联网+;自我检测
作者姓名:
胡雪姣;闵运春;谢年华;刘聪;胡荣;张敏;董全林;王夏
作者机构: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所,武汉 430024;武汉市江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武汉 430299
引用格式:
[1]胡雪姣;闵运春;谢年华;刘聪;胡荣;张敏;董全林;王夏-.“互联网+”HIV检测模式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11):1773-1777
A类:
B类:
HIV,检测模式,男男性行为人群,有效性研究,检测工作,检测平台,MSM,平台访问,自检试剂,申领,满意度评价,回传,人次,次访问,初筛,阳性者,确证检测,大专,文化程度,性伴,主要方式,交友,logistic,押金,月均,所为,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多渠道,感染者,艾滋病病毒,自我检测
AB值:
0.3238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