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的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从中抽取10省份,再从每省份中选择2个监测点作为随访点,于2016-2017年进行随访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前期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5 578人,随访期间糖耐量受损(IGT)发生612人(男性268人,女性344人),总计随访37 364.82人年,IGT发病率为16.4/1 000人年;空腹血糖受损(IFG)发生290人(男性128人,女性162人),总计随访39 731.31人年,IFG发病率为7.3/1 000人年。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纳入年龄、城乡、糖尿病家族史、BMI、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身体活动水平,结果显示,年龄≥50岁(
OR=1.60,95%
CI:1.32~1.95)、城市居民(
OR=1.41,95%
CI:1.16~1.71)、肥胖(
OR=1.56,95%
CI:1.12~2.19)、血脂异常(
OR=1.52,95%
CI:1.25~1.83)、高血压(
OR=1.32,95%
CI:1.07~1.61)以及身体活动不足(
OR=1.25,95%
CI:1.04~1.50)是IGT发病的危险因素;年龄≥50岁(
OR=1.31,95%
CI:1.01~1.70)、糖尿病家族史(
OR=1.71,95%
CI:1.13~2.60)、超重(
OR=1.41,95%
CI:1.04~1.92)、肥胖(
OR=2.09,95%
CI:1.38~3.17)以及高血压(
OR=1.53,95%
CI:1.18~2.00)是IFG发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相比IFG,IGT发病率较高。年龄≥50岁者、超重/肥胖人群、高血压患者、血脂异常者、身体活动不足者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易发生糖尿病前期。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发病率;影响因素;队列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鑫;刘少博;从祥丰;张润;王文绢;李剑虹
作者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室,北京 1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鑫;刘少博;从祥丰;张润;王文绢;李剑虹-.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10):1582-1589
A类:
B类:
中国成年人,糖尿病前期,发病状况,慢性病,监测调查,监测点,随访调查,logistic,糖耐量受损,IGT,总计,空腹血糖受损,IFG,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身体活动水平,城市居民,身体活动不足,超重,胖人,高血压患者,异常者,不足者,史者,队列研究
AB值:
0.2276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