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居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现况及变化趋势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居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人口学特征对其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5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18~64岁19 827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人口经济因素、血生化数据和体格测量数据,通过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年份各代谢性危险因素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所有危险因素中,超重和中心性肥胖的整体检出率较高,在2018年分别达到36.41%和39.93%,另外,在3个年份中,危险因素聚集率在2015年最高,2018年稍有下降。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大多数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检出率2009-2018年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无统计学意义。在APC>0的危险因素中,肥胖和糖尿病的APC较大(APC=5.37%, t=3.26, P=0.190;APC=5.52%, t=7.70, P=0.082),在APC<0的危险因素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APC较大(APC=-6.95%, t=-4.17, P=0.150)。多项logit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除LDL-C、TC和hs-CRP外,男性发生其他各代谢性危险因素的风险均高于女性;45~64岁成年人除HDL-C外发生其他危险因素的风险高于18~44岁低年龄组且在高血压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中更为显著,分别为低年龄组的4.67(95% CI:4.07~5.37)倍和3.73(95% CI:2.91~4.77)倍;居住在东部地区的居民发生肥胖、LDL-C边缘升高、高血压、血糖升高和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而发生TG升高和hs-CRP升高的危险性较低,西部地区居民发生中心性肥胖、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的风险较低。 结论:在3个年份中,大多数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及危险因素聚集率在2015年最高,2018年变化不大或稍有下降。性别、年龄和地域分布为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减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
文献关键词:
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变化趋势;聚集
作者姓名:
焦莹莹;王柳森;姜红如;贾小芳;王志宏;王惠君;张兵;丁钢强
作者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 100050;国家卫健委微量元素与营养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0
引用格式:
[1]焦莹莹;王柳森;姜红如;贾小芳;王志宏;王惠君;张兵;丁钢强-.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居民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流行现况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08):1254-1261
A类:
B类:
直辖市,民心,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流行现况,流行特征,人口学特征,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成年居民,人口经济因素,血生化,测量数据,Joinpoint,不同年份,logit,超重,中心性肥胖,危险因素聚集,聚集率,数代,年度变化百分比,APC,hs,LDL,HDL,年龄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高血压的,年变化,地域分布,预防策略,发生风险
AB值:
0.222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