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煤巷顶板分布式光纤监测的可行性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在传统顶板点式监测的基础上,应用BOTDR对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煤巷顶板沉降位移进行分布式监测.首先通过对BOTDR监测原理和煤巷顶板变形状态的理论分析,提出应用锚杆(索)在煤巷顶板进行光纤定点布设,并根据BOTDR测量的相邻定点间光纤轴向应变和变形量,推导出光纤应变量化煤巷顶板沉降位移的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煤巷顶板沉降的光纤定点拉伸和区段拉伸室内模拟试验,试验中光纤应变表征的位移与光纤拉伸距离的误差分别为0.690%和1.545%,拉伸距离和应变表征光纤位移基本一致;最后进行了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进风巷煤巷顶板的BOTDR现场监测试验,试验期间,光纤应变表征出最大沉降位移平均值为64.09 mm和135.63 mm的2个顶板沉降区域.与井下十字观测法测量值相比,顶板沉降变形范围的最大误差为5.60%,顶板沉降位移的最大误差为4.96%,顶板垂直位移的绝对误差值小于4 mm,证明了BOTDR定量表征顶板的沉降变形范围和沉降位移的可行性.
文献关键词:
煤巷顶板;沉降位移;分布式光纤监测;布里渊时域反射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传伟;胡涛;李业宏;王嘉钰
作者机构:
齐鲁理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济南 25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传伟;胡涛;李业宏;王嘉钰-.煤巷顶板分布式光纤监测的可行性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22(05):81-88
A类:
十字观测法,布里渊时域反射技术
B类:
煤巷顶板,分布式光纤监测,点式,BOTDR,采煤工作面,回采巷道,顶板沉降,沉降位移,分布式监测,监测原理,变形状态,锚杆,布设,轴向应变,变形量,光纤应变,应变量,数学表达式,区段,室内模拟试验,采过,进风巷,现场监测试验,试验期,沉降区,井下,测量值,沉降变形,最大误差,垂直位移,绝对误差,误差值,定量表征
AB值:
0.217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