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
文献摘要:
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在空间分布上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寻,与各自形成的主导因素以及自然环境、人文背景密切关联,探讨不可移动文物与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可为不可移动文物防灾减灾提供"空间"视角和思路.通过对不可移动文物代表类型以及不可移动文物所面临的洪涝、地震等主要自然灾害类型的空间特征简析,并以山西省为例,说明通过多种组合进行叠加,可进行不可移动文物单类、多类或综合自然灾害风险区划.随着越来越详细及时数据获取和研究的深入,区划研究会随之不断深化细化,从而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既有助于更好认知不可移动文物所在区的灾害类型、变化、规律和风险性等,也有助于从空间管理角度更好地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还有助于深化理解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机制,以及与自然环境、人文背景之间的互动关联.
文献关键词: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区划
作者姓名:
赵夏;乔云飞;郝爽
作者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 100029
引用格式:
[1]赵夏;乔云飞;郝爽-.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区划理论基础和案例分析)[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2(06):88-96
A类:
B类:
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风险区划,自形成,主导因素,文物防灾减灾,洪涝,灾害类型,空间特征,简析,明通,数据获取,区划研究,研究会,所在区,风险性,空间管理,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AB值:
0.1664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