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渤海L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及对策分析
文献摘要:
渤海L油田部分注水井投注后表现出注入压力快速升高、注入困难的情况,注水量无法满足油藏配注量.为此对L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评价储层岩石敏感性、钻完井液损害以及注入水对储层伤害,采用静态配伍性实验评价注入水与地层水之间的配伍性.结果显示储层具有强速敏损害,而部分注水井在投注初期注入量即远远超过了速敏损害临界注入量,造成了不可逆的微粒运移伤害.钻完井顺序工作液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可达35.5%~48.2%,单一注入水对岩心渗透率损害率达31%~35.2%,钻井液固相侵入和注水水质长期超标造成的储层损害是L油田注水井普遍注入能力较差的关键原因.建议L油田新井返排后投注或在投注初期进行酸化减弱钻井液损害,初期注入量应控制在速敏临界流量之下,逐级提高注入量避免发生微粒运移伤害,同时加强注入水悬浮物含量、含油量以及硫酸盐还原菌等关键指标的控制.
文献关键词:
欠注;速敏;固相侵入;注水水质;配伍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庞铭;陈华兴;王宇飞;赵顺超;方涛
作者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 3004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庞铭;陈华兴;王宇飞;赵顺超;方涛-.渤海L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及对策分析)[J].海洋石油,2022(04):42-47
A类:
固相侵入
B类:
渤海,油田注水,注水井,欠注,原因及对策,对策分析,投注,注入压力,注水量,油藏,配注量,岩心驱替实验,实验评价,钻完井液,注入水,储层伤害,配伍性,地层水,速敏,注入量,远超过,微粒运移,工作液,渗透率损害率,钻井液,注水水质,储层损害,新井,返排,临界流量,逐级,悬浮物含量,含油量,硫酸盐还原菌,关键指标
AB值:
0.2829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