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辅助价值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前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经活检病理诊断为直肠癌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镜超声标记组(A组)、结肠镜标记组(B组)与无标记的对照组(C组)。记录肠镜下标记时肠腔内染料漏渗率、不良反应情况,腹腔镜术中观察被标记的直肠浆膜黑染情况。记录术中寻找病灶时间、总手术时间、切除肠段长度、切缘距肿瘤距离、手术保肛率,比较术后病理结果。结果:A组内镜超声发现2例肿瘤肛侧可疑的壁内扩散,扩散长度分别为0.42 cm和0.71 cm,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分别为0.36 cm和0.64 cm;B组病理检查发现1例肿瘤肛侧的壁内扩散,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为0.53 cm;C组病理检查发现3例肿瘤肛侧的壁内扩散,显微镜下观察扩散长度分别为0.43 cm、0.36 cm和0.28 cm。被标记者术中均易在直肠浆膜面发现黑染标记点,B组3例腹膜表面和肠系膜存在散在斑点状黑染。3组间数据对比如下:(1)术中寻找病灶时间: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29±0.87)min、(1.31±0.63)min比(15.3±10.50)min,
P均<0.05];(2)总手术时间: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76.12±27.64)min、(175.67±26.48)min比(198.65±38.67)min,
P均<0.05];(3)肠段切除长度: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11.81±5.76)cm、(12.31±3.94)cm比(15.24±4.12)cm,
P均<0.05];(4)切缘距肿瘤距离:A组、B组均明显小于C组[(3.61±1.26)cm、(4.57±1.58)cm比(6.13±2.47)cm,
P均<0.05];(5)A组、B组、C组保肛率分别为65.0%(13/20)、60.0%(12/20)、40.0%(8/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标本切缘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残留。
结论:在腹腔镜直肠癌术前,进行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可减少术中不必要的肠段切除、缩短手术时间。而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更能直接了解肿瘤有无向肛侧的壁内扩散,为直肠癌肛侧手术切端的定位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文献关键词:
直肠肿瘤;染色与标记;超声检查;炭;纳米技术;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叶舟;王蓉;李达周;江传燊;张观坡;余砾;徐桂林;王雯
作者机构: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消化内科,福州 3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叶舟;王蓉;李达周;江传燊;张观坡;余砾;徐桂林;王雯-.内镜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对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辅助价值)[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03):209-214
A类:
B类:
内镜超声引导,超声引导下,纳米炭,标记法,直肠癌腹腔镜手术,辅助价值,手术前,术前定位,联勤,保障部,第九,活检病理,病理诊断,结肠镜,无标记,肠镜下,下标,记时,染料,不良反应情况,腹腔镜术,浆膜,找病,手术时间,肠段,段长度,切缘,保肛,术后病理,病理结果,可疑,内扩散,显微镜下,病理检查,记者,标记点,腹膜,肠系膜,斑点状,数据对比,肿瘤细胞,腹腔镜直肠癌,内镜下,不必要,短手,直肠肿瘤,染色与标记,超声检查,纳米技术
AB值:
0.268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