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变化情况,为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发病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的上海市猩红热病例的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疫情发生前为2020年之前,疫情发生后为2020年1月及之后)上海市猩红热报告病例时间趋势、地区分布和年龄、性别分布的差异。结果: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22~4.02)/10万,中位数为1.13/10万;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01~1.64)/10万,中位数为0.14/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12.39%。2021年2月至6月,猩红热月报告发病率为(0.18~0.58)/10万,较2020年同期的(0.01~0.05)/10万有上升趋势。2016年至2019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55~65.48)/10万,中位数为9.57/10万;2020年各区年报告发病率为(0.29~9.85)/10万,中位数为2.18/10万,为COVID-19疫情发生前的22.78%;发病率出现大幅下降,但仍以闵行区最高。报告病例以4~8岁人群为主,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占比无明显差异,仍以6岁组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COVID-19疫情发生前后男性占比无明显差异。结论:COVID-19疫情发生后,上海市猩红热发病水平较疫情发生前出现大幅下降,病例所在地区和人群分布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未出现明显变化。
文献关键词:
猩红热;流行病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德川;邱琪;韩若冰;郑雅旭;姜晨彦;蒋先进;崔鹏;王晔;陶芳芳;陈健;潘浩;吴寰宇
作者机构: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上海 200336;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3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德川;邱琪;韩若冰;郑雅旭;姜晨彦;蒋先进;崔鹏;王晔;陶芳芳;陈健;潘浩;吴寰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上海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的变化)[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07):406-410
A类:
B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前后,猩红热,热流,流行病学特征,热病,特征变化,科学防控,疾病预防控制,控制信息,发病时间,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前为,报告病例,时间趋势,地区分布,性别分布,报告发病率,中位数,年报,仍以,闵行区,中男,所在地,人群分布
AB值:
0.1475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