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湿酒糟中乙醇等九种成分分析及其体外拮抗物质的筛选
文献摘要:
为弄清湿酒糟中乙醇、甲醛等9种成分的含量及其储存过程中的变动规律,筛选酒糟中主要毒性成分的有效拮抗物质,本试验选择川渝地区大酒厂、小酒厂的高粱型鲜白酒糟和啤酒厂的新鲜啤酒糟,随机抽样成鲜糟组、储存7 d组、储存15 d组、存储30 d组(每个储存组5个重复),在相应时间点采集酒糟试样10份(150 g/份),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酒糟试样中甲醇、乙醇、戊醇、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及甲醛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试样中乙酸、乳酸的含量.将存储7 d的小酒厂高粱型白酒糟随机分为18组(第1~17组为试验组,第18组为对照组),1~17组分别在酒糟中加入1.5%碳酸氢钠、3%膨润土,0.5%、1%、1.5%氧化镁,1%、3%、5%腐植酸钠,1%、3%、5%氧化钙,1%、3%、5%蒙脱石,1%、3%、5%分子筛,混匀后室温作用2 h,再采集各组酒糟试样(30 g/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甲醛、乙醇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的乙酸、乳酸含量.结果显示:鲜啤酒糟及大厂、小厂鲜白酒糟中的乙醇、乙酸、乳酸、甲醛含量较高;储存7、15、30 d后啤酒糟和大厂白酒糟中的乙醇、乙酸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显著上升(P<0.01),小厂白酒糟则呈现显著下降(P<0.01);三种酒糟中的乳酸含量均随储存时间增加而显著下降(P<0.05);啤酒糟和小厂白酒糟中的甲醛含量随储存时间增加而升高(P<0.01);1%氧化镁对酒糟中的乳酸、乙酸、乙醇、甲醛四种主要毒性成分的体外拮抗作用最好.
文献关键词:
湿酒糟;毒性成分;拮抗物质;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前勇;张芝金;罗怡茜;郭灵君;张德志;张余蓬;朱瑞
作者机构: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院,重庆 荣昌 402460;重庆市兽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荣昌 402460;重庆市肉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荣昌 4024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前勇;张芝金;罗怡茜;郭灵君;张德志;张余蓬;朱瑞-.湿酒糟中乙醇等九种成分分析及其体外拮抗物质的筛选)[J].四川畜牧兽医,2022(10):13-19,22
A类:
湿酒糟
B类:
九种,拮抗物质,弄清,毒性成分,川渝地区,小酒,高粱,白酒糟,啤酒厂,鲜啤酒糟,随机抽样,气相色谱法,正丙醇,异戊醇,异丁醇,高效液相色谱法,碳酸氢钠,膨润土,氧化镁,腐植酸钠,氧化钙,蒙脱石,分子筛,混匀,后室,乙醇含量,酸含量,大厂,小厂,甲醛含量,储存时间,拮抗作用
AB值:
0.1944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