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近10年穴位埋线关键要素特征的临床文献计量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梳理近10年国内外穴位埋线临床研究中埋线方法、埋线工具、线体、埋线间隔周期等特征,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水平,并总结规律,为穴位埋线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 ed数据库中2010年至2020年穴位埋线临床研究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数据库,对纳入的各项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9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5篇、中文文献1181篇,近10年国内外穴位埋线临床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埋线方法以一次性埋线针埋线法(399次,38.89%)和一次性注射针头埋线法(347次,33.82%)多用.埋线工具使用最多的是一次性埋线针(463次,43.03%)和一次性注射针头(406次,37.73%),且自2017年起一次性埋线针年度占比增加明显;主要埋线工具型号以7号(283次,39.86%)、9号(196次,27.61%)、8号(109次,15.35%)多见.线体仍以普通羊肠线为主要选择(671次,58.15%),自2018年起线体种类逐渐丰富,普通羊肠线年度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常用线体型号依次为3-0(227次,30.15%)、2-0(176次,23.37%)、4-0(131次,17.40%)、0号(103次,13.68%);常用线体长度依次为1 cm(332次,35.55%)、1.5 cm(103次,11.03%)、1~2 cm(92次,9.85%)、2 cm(92次,9.85%).埋线间隔周期以7 d(313次,28.95%)、14 d(262次,24.24%)、10 d(174次,16.10%)、15 d(162次,14.99%)多见.结论:近10年穴位埋线临床研究文献量增长较快,但埋线方法、埋线工具、线体、埋线间隔周期各研究间并不一致,相对规范和统一的标准亟待制定.
文献关键词:
穴位埋线;文献计量;埋线方法;埋线工具;线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玲;梁欣;侯珣瑞;聂红昉;李丽红;卢雨微;樊同涛;张倩;王钰嘉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阳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阳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玲;梁欣;侯珣瑞;聂红昉;李丽红;卢雨微;樊同涛;张倩;王钰嘉-.近10年穴位埋线关键要素特征的临床文献计量研究)[J].针刺研究,2022(09):830-836
A类:
埋线工具
B类:
穴位埋线,要素特征,文献计量研究,埋线方法,线体,线间,隔周,PubM,ed,排除标准,选文,中英文,英文文献,中文文献,埋线法,注射针,针头,仍以,羊肠线,体型,体长,待制
AB值:
0.1866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