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观察并比较鼻内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6和IL-10含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AR患者分为鼻内针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鼻内针刺组予针刺双侧内迎香和鼻丘;常规针刺组针刺迎香(双)、印堂、上星、合谷(双)等.两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鼻部症状积分(T NSS)、鼻伴随症状积分(TNNSS)及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IL-4、IL-6和IL-10的含量.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TNSS、TNNSS、RQLQ评分及血清IL-4、IL-6含量均降低(P<0.05),血清IL-10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常规针刺组比较,鼻内针刺组TNSS、TNNSS、RQLQ评分及血清IL-4、IL-6含量降低(P<0.05),血清IL-10升高P<0.05).鼻内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36/40),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32/40),鼻内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鼻内针刺可有效缓解AR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文献关键词:
针刺;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作者姓名:
李岩;王睿;吴一浪;刘征
作者机构: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痫科,哈尔滨15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岩;王睿;吴一浪;刘征-.针刺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针刺研究,2022(08):715-718
A类:
B类:
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鼻内针刺,常规针刺治疗,血清白细胞介素,迎香,印堂,合谷,后评价,鼻部症状,症状积分,伴随症状,TNNSS,结膜炎,质量调查,RQLQ,酶联免疫吸附法,TNSS,含量降低,总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疗效观察
AB值:
0.1894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