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镁改性生物炭配施磷肥对红壤磷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利用盆栽试验探究镁改性生物炭和磷肥配施对红壤磷素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CK)、单施磷肥(P)、单施镁改性生物炭(MgBC)和磷肥配施镁改性生物炭(P+MgBC)4个处理.结果表明,单施镁改性生物炭或单施磷肥均可增加土壤有效磷(AP)含量,且两者配施其含量显著高于单施.P+MgBC处理土壤AP含量较CK、P和MgBC处理分别显著增加90.4%、34.2%和59.5%,且土壤AP含量与磷酸酶(Pho)活性、微生物量磷(MBP)及土壤有机碳(SOC)呈显著正相关.与CK处理相比,MgBC和P+MgBC处理小麦产量均显著增加,其中P+MgBC处理产量增幅最大,平均增加27.1%,但P处理其产量较CK处理差异不显著.P+?MgBC处理的小麦植株和籽粒磷含量较CK和P处理均显著增加,但与MgBC处理无显著差异.P+MgBC处理的小麦植株和籽粒磷吸收量较其他处理均显著增加,增幅范围分别为40.6%~114.3%和18.7%~58.6%.综上,与单施磷肥或单施镁改性生物炭相比,镁改性生物炭配施磷肥,不仅提高了红壤磷素有效性,还提高了小麦产量和吸磷量,为酸性土壤作物系统磷肥高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磷肥;酸性红壤;磷有效性;小麦产量
作者姓名:
吴行;郑琴;张帅;成宇阳;王秀斌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北京市地质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 101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行;郑琴;张帅;成宇阳;王秀斌-.镁改性生物炭配施磷肥对红壤磷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03):84-90
A类:
镁改性生物炭,红壤磷有效性,MgBC,P+MgBC,土壤作物系统
B类:
配施,施磷,磷肥,小麦产量,盆栽试验,试验探究,磷素有效性,土壤有效磷,AP,Pho,微生物量磷,MBP,土壤有机碳,SOC,小麦植株,籽粒,磷含量,磷吸收量,吸磷量,酸性土壤,酸性红壤
AB值:
0.1481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