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巢居蚂蚁更倾向于在人造光源附近定居繁殖
文献摘要:
光污染被认为是"环境陷阱",可以聚集周围的昆虫.而昆虫的聚集和光源本身可能会吸引捕食性昆虫在光源附近定居繁殖,从而改变昆虫群落的结构,威胁昆虫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蚂蚁(膜翅目)是昆虫中的优势类群,能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中有许多巢居型蚂蚁利用中空的树枝或者竹子筑巢繁殖,是森林中非常重要的捕食者和分解者.然而,光污染对巢居蚂蚁群落的影响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巢居蚂蚁为研究对象,探究在雨季和干季3种不同生境(原始林、次生林、橡胶林)中发光二极管(LED灯)在空间距离上对巢居蚂蚁筑巢模式以及群落组成的影响.我们在3种生境中共安装了 15个LED灯,并在距离光源0m、10m、50m和100m处设置不同入口大小的人工竹巢,7周后回收.竹巢中共发现蚂蚁40种形态种,隶属于12个属,其中弓背蚁属(Camponotus)是优势属.接近光源处的竹巢占用率最高,且在干季最明显;在远离光源处(10-100 m)占用率较低,并且在3种不同的生境呈现相同的模式.竹巢入口大小对竹巢占用率没有显著影响.雨季和干季的蚂蚁群落组成差异显著;干季原始林和次生林、次生林和橡胶林蚂蚁群落组成有弱显著差异;在3种生境中不同灯距下蚂蚁群落组成没有显著差异.我们的研究表明,光污染增加了巢居蚂蚁在光源处的筑巢密度,影响蚂蚁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
文献关键词:
光污染;蚂蚁;群落结构;人工竹巢;原始林;次生林;橡胶林
作者姓名:
杨润明;中村彰宏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重点实验室,云南勐腊6663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植物生态中心,云南勐腊6663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润明;中村彰宏-.巢居蚂蚁更倾向于在人造光源附近定居繁殖)[J].生物多样性,2022(08):126-135
A类:
人工竹巢,灯距
B类:
巢居,蚂蚁,人造光源,定居,光污染,陷阱,源本,捕食性,昆虫群落,群落的结构,昆虫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膜翅目,优势类群,中空,树枝,竹子,筑巢,林中,捕食者,分解者,雨季,干季,不同生境,原始林,次生林,橡胶林,发光二极管,LED,空间距离,群落组成,10m,50m,100m,巢中,形态种,隶属于,弓背,Camponotus,优势属,近光,占用率,群落结构
AB值:
0.3131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