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试论植物园功能变迁与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文献摘要:
植物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来源,植物多样性是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战略资源.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是植物多样性保护的两种主要方法,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构建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园体系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形成我国较为完整的植物多样性保护体系.通过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对我国植物多样性进行迁地保护,同时开展科学研究、园林展示、科普教育和资源开发利用,对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植物园的功能变迁、全球和中国植物园分布与数量以及植物迁地保护现状,讨论了植物园与植物迁地保护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国家植物园的定义及设立标准,进而讨论了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意义、挑战、统筹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目标、管理体制、空间布局和认证等方面的建议,以期为我国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国家植物园
作者姓名:
任海;文香英;廖景平;郑祥慈;杨明;周桔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应用植物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生物技术处,北京10086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海;文香英;廖景平;郑祥慈;杨明;周桔-.试论植物园功能变迁与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J].生物多样性,2022(04):194-204
A类:
B类:
功能变迁,国家植物园体系,植物资源,自然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物质来源,植物多样性,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战略资源,就地保护,多样性保护,主要方法,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主要形式,保护体系,园林展,科普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中国植物,植物迁地保护,保护现状,设立标准
AB值:
0.2095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