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杨氏模量值絮刺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絮刺拔罐与针刺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并采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斜方肌进行客观、定量评价.方法:将70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随机分为絮刺拔罐组(35例)和针刺拔罐组(35例).两组均穴取大椎、肩井、C5~C7颈夹脊、阳性敏感点等,絮刺拔罐组予絮刺拔罐疗法,采用七星针叩刺穴位及阳性敏感点,待微出血后加拔火罐;针刺拔罐组予常规针刺结合拔罐治疗.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杨氏模量值差值、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两组患者杨氏模量值差值、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除治疗2周后NDI评分外,絮刺拔罐组以上指标均低于针刺拔罐组(P<0.001).絮刺拔罐组总有效率为91.4%(32/35),高于针刺拔罐组的68.6%(24/35,P<0.05).结论:絮刺拔罐疗法可提高气滞血瘀型CSR患者斜方肌肌肉弹性,减轻疼痛及改善颈椎功能,较针刺拔罐疗效更佳.
文献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絮刺拔罐;针刺;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杨氏模量值;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姓名:
王佳;王文礼;沈卫东
作者机构:
上海市瑞金康复医院针灸科,上海20002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针灸科,上海20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佳;王文礼;沈卫东-.基于杨氏模量值絮刺拔罐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22(12):1363-1367
A类:
絮刺拔罐,七星针
B类:
杨氏模量值,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CSR,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斜方肌,行客,定量评价,大椎,肩井,C5,C7,夹脊,性敏感,敏感点,拔罐疗法,叩刺,穴位,微出血,拔火罐,常规针刺,隔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残障,NDI,时点,除治,分外,总有效率,高气,肉弹,颈椎功能,随机对照试验
AB值:
0.2066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